月球撞击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那克西米尼環形山(Anaximenes)是位於月球西北邊沿的一座古老大撞擊坑,約形成於45.5-39.2億年前的前酒海紀[1],其名稱取自古希臘哲學家阿那克西米尼(約公元前585/560年-公元前525/502年),1935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批准接受。
該隕坑西北毗鄰彭賽列環形山、東面靠近菲洛勞斯環形山、卡彭特環形山則位於它的西南[2]。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為72.49°N 44.98°W,直徑81.12公里[3],深度約2.80公里[1]。
阿那克西米尼環形山坑壁已被侵蝕和磨損成一圈大致圓形的山脊,其中東北側坑壁最低,在此坐落了也已磨損的衛星坑阿那克西米尼 G,東南壁一道切開的淺峪連接了一處無名的平原區。環形山坑壁最大高出周邊地形1360米[1],內部容積約6119立方千米[1]。相較典型的月表地形,坑底表面相對平緩,無中央峰,但密佈着尺寸不一的微小撞擊坑,最醒目的是一座直徑約2-3公里的小隕坑,一道明亮的射紋束穿過坑底一直伸向了冷海。
按慣例,最靠近阿那克西米尼環形山的衛星坑將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它的中心點旁邊.
阿那克西米尼 | 緯度 | 經度 | 直徑 |
---|---|---|---|
B | 68.8° N | 37.9° W | 9 公里 |
E | 66.5° N | 31.4° W | 10 公里 |
G | 73.8° N | 40.4° W | 56 公里 |
H | 74.6° N | 45.3° W | 43 公里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