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利加尼縣 (賓夕凡尼亞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亞利加尼郡[1][2](英語:Allegheny County)是美國賓夕凡尼亞州西部的一個縣,面積1,929平方公里。根據2020年美國人口普查,共有人口125萬578人。縣治匹茲堡 (Pittsburgh)是該州第二大城市。該縣成立於1788年9月24日。縣名指一個叫Allegwi的部落(意思是「美麗的溪流」)[4]。
亞利加尼縣 Allegheny County | |
---|---|
縣 | |
![]() 亞利加尼縣行政中心 | |
![]() 亞利加尼縣於賓夕凡尼亞州的位置 | |
![]() 賓夕凡尼亞州於美國的位置 | |
坐標:40°26′08″N 80°01′28″W | |
國家 | ![]() |
州 | ![]() |
設立日期 | 1788年9月24日 |
語源 | 亞利加尼河 |
縣治 | 匹茲堡 |
最大城市 | 匹茲堡 |
面積 | |
• 總計 | 745 平方英里(2,000 平方公里) |
• 陸地 | 730 平方英里(2,000 平方公里) |
• 水域 | 14 平方英里(40 平方公里) 1.9% |
人口(2020年) | |
• 總計 | 1,250,578人 |
• 估計(2023年) | 1,224,825人 ▼ |
• 密度 | 1,700人/平方英里(700人/平方公里) |
時區 | 東部時區(UTC−5) |
• 夏時制 | 東部時區(UTC−4) |
包含的國會選區 | 第12選區、第17選區 |
網站 | www |
歷史
在與歐洲人接觸之前,這個地區已經由印第安人的繼承文化定居了數千年。在殖民時代,殖民者知道在該地區定居的歷史土著群體包括易洛魁西部國家的成員,如塞內卡人;被歐美定居者從東方趕出的萊納佩人;在俄亥俄州也有領土的肖尼人;和Mingo,一個由來自更東部部落的各種民族組成的群體。
18世紀初,彼得·查蒂爾等歐洲毛皮貿易商在該地區建立了貿易站。
1749年,皮埃爾·約瑟夫·塞洛隆·德·布蘭維爾上尉為法國國王路易十五宣稱俄亥俄河谷和整個賓夕凡尼亞州西部。船長沿着俄亥俄河和亞利加尼河旅行。他在地面上安裝了鉛板,以標記法國的土地。
那個時代的大部分城鎮都是沿着水路發展的,水路是主要的交通路線,同時也提供家庭用水。整個18世紀,法國和英國都在爭奪對北美邊境地區當地河流的控制權。美洲原住民部族和部落在不同程度上與殖民者結盟,通常基於他們的貿易關係。英國派喬治華盛頓少校驅逐法國人,但沒有成功。在返回營地時,他還差點淹死在結冰的亞利加尼河中。
1754年,英國人再次嘗試在該地區建立一個哨所。他們派出41名維珍尼亞人建造喬治王子堡。法國人得知了這個計劃並派出軍隊佔領了堡壘。他們繼續建造它並增加了防禦工事,將其重新命名為杜肯堡。
鑑於其在俄亥俄的戰略位置,杜肯堡成為法印戰爭的重要焦點。英國第一次奪回堡壘的嘗試——布拉多克遠征隊,慘遭失敗。[5]1758年,約翰·福布斯將軍率領的英軍重新奪回了堡壘;他將其摧毀以防止法國人使用它。英國人在該地點建造了一座新的更大的堡壘,包括一條護城河,並將其命名為皮特堡。該歷史遺址已被保存為匹茲堡的點州立公園。
根據他們的殖民憲章,賓夕凡尼亞省和維珍尼亞省都聲稱擁有現在亞利加尼縣的地區。賓夕凡尼亞將該地區的大部分地區作為其威斯特摩蘭縣的一部分進行管理。維珍尼亞將俄亥俄河以南和亞利加尼河以東的一切都視為其約霍加尼亞縣的一部分,並從鄧莫爾堡統治它。此外,該縣的部分地區位於擬建的英國殖民地萬達利亞和擬建的美國西西爾瓦尼亞州. 重疊的邊界、多個政府和混亂的契約要求很快被證明是行不通的。美國獨立戰爭快結束時,1780年賓夕凡尼亞州和維珍尼亞州同意將梅森-迪克森線向西延伸。這個地區被分配給賓夕凡尼亞。從1781年到1788年,維珍尼亞聲稱屬於Yohogania縣的大部分地區都作為新創建的賓夕凡尼亞州華盛頓縣的一部分進行管理。
亞利加尼縣於1788年9月24日正式成立,由華盛頓縣和威斯特摩蘭縣的部分地區組成。它的成立是為了應對生活在匹茲堡周邊地區的定居者增加帶來的壓力;這在1791年被指定為縣城。該縣最初向北延伸至伊利湖岸邊;到1800年,它縮小到現在的邊界。隨着該地區人口的增加,其他縣被建立起來。

1790年代,美國聯邦政府徵收威士忌消費稅。依賴威士忌收入的農民拒絕付款,並在趕走稅吏約翰內維爾後發動了所謂的威士忌叛亂。經過農民的一系列示威,喬治華盛頓總統派兵鎮壓邊境叛亂。
該地區在1800年代隨着工業化迅速發展。到19世紀後期, 它成為美國主要的鋼鐵生產商,匹茲堡被暱稱為「世界鋼鐵之都」。
地理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該縣總面積為745平方英里(1930平方公里),其中730平方英里(1900平方公里)為陸地,14平方英里(36平方公里)(1.9%)為水域。[6]
三大河流穿過亞利加尼縣:亞利加尼河和的莫農加希拉河在匹茲堡市中心匯合形成俄亥俄河。約格根尼河(Youghiogheny)在東南10英里(16公里)處流入麥基斯波特的莫農加希拉河。這些河流中有幾個島嶼。河流經密西西比河流入墨西哥灣。儘管該縣的工業增長一度導致該地區的森林被砍伐,但已經重新生長並保留了重要的林地。
I-76/Penna Turnpike
I-79
I-279
I-376
I‑376 Bus.
I-579
US 19
US 22
US 22 Bus.
US 30
PA 8
PA 28
Toll PA 43
PA 48
PA 50
PA 51
PA 60
PA 65
PA 88
PA 121
PA 130
PA 136
PA 148
PA 286
PA 366
PA 380
Toll PA 576
PA 791
PA 837
PA 885
PA 906
PA 910
PA 978
PA 980
人口
調查年 | 人口 | 備註 | %± |
---|---|---|---|
1790 | 10,203 | — | |
1800 | 15,087 | 47.9% | |
1810 | 25,317 | 67.8% | |
1820 | 34,921 | 37.9% | |
1830 | 50,552 | 44.8% | |
1840 | 81,235 | 60.7% | |
1850 | 138,290 | 70.2% | |
1860 | 178,831 | 29.3% | |
1870 | 262,204 | 46.6% | |
1880 | 355,869 | 35.7% | |
1890 | 551,959 | 55.1% | |
1900 | 775,058 | 40.4% | |
1910 | 1,018,463 | 31.4% | |
1920 | 1,185,808 | 16.4% | |
1930 | 1,374,410 | 15.9% | |
1940 | 1,411,539 | 2.7% | |
1950 | 1,515,237 | 7.3% | |
1960 | 1,628,587 | 7.5% | |
1970 | 1,605,016 | −1.4% | |
1980 | 1,450,085 | −9.7% | |
1990 | 1,336,449 | −7.8% | |
2000 | 1,281,666 | −4.1% | |
2010 | 1,223,348 | −4.6% | |
2020 | 1,250,578 | 2.2% | |
U.S. Decennial Census[7] 1790–1960[8] 1900–1990[9] 1990–2000[10] 2010–2018[11] |
截至2010年人口普查,全縣共有1223348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英里1676人(647/平方公里)。該縣的種族構成為82.87%白人,14.39%非裔,2.94%亞裔,0.03%太平洋島原住民,0.37%其他種族,1.40%來自兩個或更多種族。大約1.31%的人口是任何種族的西班牙裔或拉丁裔。
根據2000年人口普查[12],全縣有1281666人、537150戶、332495戶。人口密度為每平方英里1755 人(678/平方公里)。有583646個住房單元,平均密度為每平方英里799個(309/平方公里)。該縣的種族構成為84.33%白人、12.41%非裔美國人、0.12%美洲原住民、1.69%亞裔、0.03%太平洋島民、0.34%其他種族,以及1.07%來自兩個或多個種族。大約0.87%的人口是西班牙裔或拉丁裔任何種族的。根據2000年人口普查, 20.0%是德裔,15.0%是意大利裔,12.7%是愛爾蘭裔,7.5%是波蘭裔,5.1%是英裔。93.5%人以英語為母語,1.3%的人以西班牙語為第一語言。
縣內有53715萬戶,其中26.40%有18歲以下子女同住,46.10%為已婚同居,12.40%為女戶無夫,38.10%為非家庭。約32.70%的家庭由個人組成,13.20%的家庭中有65歲或以上的獨居者。平均每戶人數為2.31人,平均家庭人數為2.96人。
人口年齡分佈顯示18歲以下佔21.90%,18-24歲佔8.50%,25-44歲佔28.30%,45-64歲佔23.40%,65歲以上佔17.80%。年齡中位數為40歲。每100名女性對應90.00名男性;每100名18歲及以上的女性對應86.20名男性。
教育
- 比德韋爾培訓中心
- 亞利加尼縣社區學院
- 帝國美容學校
- 青年美容學院噴泉
- 醫學和商業職業學院
- 北山美容學院
- 匹茲堡職業學院
- 匹茲堡航空學院
- 匹茲堡太平間科學研究所
- 匹茲堡多元文化美容學院
- 匹茲堡技術學院
- 羅斯代爾技術學院
- 南山美容學院
- 三角科技
- 獸醫技術學院

|
|
|
這些私立學校為殘疾學生提供特殊教育:
- ACLD Tillotson學校,匹茲堡
- 匹茲堡兒童學院走讀學校
- 匹茲堡德保羅聽力和言語學校
- 賓夕凡尼亞州西部復活節海豹協會
- 沃森學院教育中心,塞威克利
- 匹茲堡佩斯學校
- 匹茲堡普萊斯利嶺走讀學校
- 匹茲堡普萊斯利嶺聾人學校
- 匹茲堡沃森學院友誼學院
- 匹茲堡韋斯利光譜高地服務
- 匹茲堡西賓夕凡尼亞盲童學校
- 匹茲堡西賓夕凡尼亞聾人學校
- 卡內文主教高中
- 中央天主教高中
- 基石基督教預備學院
- 伊甸基督教學院
- 埃利斯學校
- 希爾克雷斯特基督教學院
- 豐收浸信會學院
- 伊瑪尼基督教學院
- 屋崙天主教高中
- 聖心高中聖母
- 塞拉天主教高中
- Seton-La Salle 天主教高中
- 塞威克利學院
- 陰暗面學院
- 聖約瑟夫高中
- 文森特學院
- 溫徹斯特瑟斯頓學校
法律與政府
在2000年1月1日之前,亞利加尼縣的政府是根據賓夕凡尼亞州的二級縣法典定義的。縣政府負責所有地方活動,包括選舉、監獄、機場、公共衛生和城市規劃。所有公職都由民選公民領導。選舉產生了三名縣委委員。2000年1月1日,《自治憲章》生效。它用一名民選首席官員(縣行政長官)、一個有15名成員的縣議會(13名由區選舉產生,2名全縣選舉產生)和一名任命的縣經理取代了三名民選專員。這些變化旨在保持行政和立法部門之間的權力分離,同時提供更大的公民控制權。
全縣有130個自治市,為全州之最。[13](琉森以 76 位居第二)。[14]該縣有一個二級城市(匹茲堡)和三個三級城市(克萊頓、杜肯和麥基斯波特)。
政治

拜登: 40–50% 50–60% 60–70% 70–80% 80–90% 90–100%
特朗普: 40–50% 50–60% 60–70% 70–80%
截至2021年11月1日,全縣登記選民924,235人;大多數人是民主黨人。有528465名登記的民主黨人,260535名登記的共和黨人,92334名登記為獨立人士,42901名登記在其他政黨。[15]
在19世紀和20世紀初,共和黨在縣級政治中一直處於歷史主導地位;在大蕭條之前,匹茲堡和亞利加尼縣是共和黨的多數派。自州和國家層面的大蕭條以來,民主黨一直在縣級政治中佔據主導地位。它是迄今為止賓夕凡尼亞州西部最民主黨的縣。在大蕭條和世紀之交的大部分時間裏,它是賓夕凡尼亞州第二強的民主黨堡壘,僅次於費城。
2000年,民主黨人戈爾贏得了56%的選票,共和黨人喬治·W·布什贏得了41%的選票。2004年,民主黨人約翰克里獲得57%的選票,共和黨人布什獲得41%的選票。2006年,民主黨州長Ed Rendell和參議員Bob Casey, Jr.分別在亞利加尼縣贏得了59%和65%的選票。2008年,民主黨人巴拉克·奧巴馬獲得57%的選票,約翰·麥凱恩獲得41%的選票,三位州政府辦公室的獲勝者(財長羅伯·麥考德、審計長傑克·瓦格納和司法部長湯姆·科貝特)中的每一位都獲得了亞利加尼的支持。2016年,儘管當勞·特朗普是自1988年以來首位贏得賓夕凡尼亞州的共和黨人,希拉里·克林頓的表現略高於巴拉克·奧巴馬的2012年投票總數,而當勞·特朗普是20年來表現最差的共和黨人。在2018年中期選舉中,民主黨獲得了更高比例的選票,湯姆沃爾夫和鮑勃凱西獲得了該縣大約三分之二的選票。[16][17]這比2014年和2012年分別在該縣的上一次選舉中獲得的每個人大約55%的比例有所提高。2020年,喬·拜登比克林頓的表現有所改善,獲得了自1988年米高·杜卡基斯(Michael Dukakis) 以來最高的民主黨得票率和自1964年LBJ以來最高的民主黨得票率。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