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閻慶(506年—582年),字仁慶,一作仁度[1]河南郡河陰縣(今河南省洛陽市孟津區)人,北魏、西魏、北周、隋朝官員。

生平

閻慶的曾祖閻善是北魏的龍驤將軍、雲州鎮將,於是在雲州盛樂郡安家。祖父閻提是使持節、車騎大將軍、敦煌鎮都大將。父親閻進有謀略,英勇善戰,當世無雙。正光年間,閻進出任龍驤將軍。恰逢衛可孤叛亂,圍攻盛樂郡。閻進率領眾人據守,一共延續了三年,晝夜交戰,從來沒有停止,他們以少對多,城池最終得以保全,閻進因功出任盛樂郡太守[2][3]

閻慶從小就聰明機敏,重視信用,風度儀容端正嚴肅,一副莊重的樣子。到衛可孤侵犯逼迫盛樂郡的時候,閻慶跟隨父親閻進堅守城池,出了很多力,因此出任別將,逐漸升任輕車將軍,加給事中。後來閻慶因為軍功又出任步兵校尉中堅將軍[4][5]

永熙三年(534年),高歡發兵向洛陽進發,魏孝武帝西遷,閻慶對親近的人說:「高歡飛揚跋扈,將有篡奪叛逆的圖謀,我們哪能只顧着眼前苟且偷安,受到他的控制呢!」閻慶於是在大統三年(537年)從宜陽郡歸附西魏朝廷。宇文泰對閻慶說:「高歡反叛作亂,天下分崩離析,群盜爭起,人人都只顧着為自己謀私利。你最終能盡忠貞的氣節,重君臣的名分,背棄逆賊,歸順朝廷,舍危赴安,即使古人所稱道的行為,也無法超過你了。」宇文泰當即認命閻慶為中堅將軍奉車都尉河橋之戰時,閻慶因功出任前將軍太中大夫,升任後將軍,封安次縣子,食邑四百戶。邙山之戰時,閻慶率先沖入敵人陣地,出任撫軍將軍大都督,進爵為伯,增加食邑五百戶[6][5]

閻慶善於安撫部下,士卒還沒有休息,他自己從不先休息,所以部下都能盡力死戰,屢次建立功勳。閻慶屢次升任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雲州大中正,加侍中,獲賜姓大野氏[7][5]

周孝閔帝登基後,閻慶外任河州刺史,進爵石保縣公,增加食邑一千戶。河州位於黃河北岸,州境與少數民族接壤。閻慶留意安撫招納,被稱道寬大仁愛。閻慶不久加大將軍,進爵大安郡公,食邑戶數如前,又回朝出任小司空,出任雲州刺史,轉任寧州刺史。閻慶性格寬容和善,不把苛刻繁瑣當做明察,百姓都喜歡他。天和六年四月庚子(571年6月1日),閻慶進位柱國[8][5][9][10]

晉公宇文護的母親是閻慶的姑姑,宇文護雖然獨攬朝政,閻慶卻從來沒有迎合依附他。等到宇文護被誅殺後,周武帝因此敬重閻慶,於是詔令閻慶的兒子閻毗娶清都公主。閻慶雖然官位高威望大,與皇室聯姻,仍然經常把謙虛謹慎作為自己的操守,當時人們都因此稱頌他。建德二年(573年),閻慶上書請求辭去官職。周武帝下詔書讚美嘉獎,同意他的請求。閻慶已經衰老,經常有頑疾纏身。周宣帝因為閻慶是前朝年高望重的老臣,與通常的君臣關係特別不同,就下詔書命令周靜帝親自前往閻慶的住宅探病。周宣帝又賜給閻慶布帛千段,閻慶所需要的醫藥,周宣帝命令有關部門供給。大象二年六月戊午(580年7月1日),閻慶加上柱國[11][12]隋文帝登基,又命令皇太子楊勇到閻慶住宅問候病情,並供給他醫藥所需的費用。開皇二年(582年),閻慶去世,虛歲七十七。朝廷贈予司空、荊譙淅湖澧廣蒙七州諸軍事、荊州刺史,諡號[13][14]

閻慶長子閻常,在閻慶之前去世。閻慶的兒子閻毗繼承爵位,在大象末年,官至大將軍[15]

Remove ads

家庭

子女

  • 閻常,長子,早逝
  • 閻毗,隋朝上儀同、殿內少監、兼領將作少監、石保恭公
  • 閻才,隋朝奉車都尉、車騎將軍
  • 閻氏,嫁隋朝渭州刺史、大將軍、流江公李充穎[16]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