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鑲嵌青瓷韓語:상감청자象嵌靑磁),也稱象嵌青瓷,是一種使用鑲嵌裝飾技法燒制的最具代表性的高麗青瓷。鑲嵌青瓷出現於10世紀後半期,12世紀中葉進入鼎盛期,直至1231年蒙古入侵高麗朝鮮王朝時期,鑲嵌青瓷的鑲嵌技法在粉青沙器朝鮮白瓷中得到延續,出現了鑲嵌粉青沙器和鑲嵌白瓷。

Thumb
鑲嵌青瓷雲鶴紋蜜罐
Remove ads

歷史

Thumb
鑲嵌青瓷菊花紋杯與托盞

根據韓國京畿道龍仁市全羅南道咸平郡等地古窯址的考古發現,韓國學術界認為鑲嵌青瓷出現於10世紀後半期[1]:19[2][3][4][a]。早期的鑲嵌青瓷數量非常少,紋樣樸素、單調。考古發現的11世紀帶有銘文的鑲嵌瓷顯示11世紀高麗已經有了鑲嵌銘文。進入12世紀後,高麗青瓷的鑲嵌技藝日臻完善,發展成為一種主要的從屬紋裝飾技法。少量青瓷也出現單獨的鑲嵌折枝紋。[1]:19[2]

12世紀中葉,隨着高麗青瓷鑲嵌技法的日趨成熟,鑲嵌青瓷開始進入全盛時期。這一時期的高麗青瓷釉色透徹、亮麗,並出現開片。器形方面顯示出流暢、柔和的高麗風格,擺脫了稜角犀利的中國陶瓷的影響。12世紀後半期,鑲嵌青瓷已發展成為高麗代表性陶瓷,被大量批量生產。與此同時,高麗青瓷的鑲嵌方法與紋樣也日趨繁多,主紋與從屬紋開始一起使用,傳統的印花雲鶴紋、折枝紋以及牡丹唐草紋等紋樣也鑲嵌得更加精巧,從而形成高麗青瓷獨有的風格。[1]:21[2]

1231年蒙古入侵高麗後,包括青瓷在內的許多高麗文化遭到破壞,鑲嵌青瓷從此由鼎盛走向衰退。不過高麗青瓷的鑲嵌技法在之後朝鮮王朝時期的粉青沙器朝鮮白瓷中繼續延用,出現了鑲嵌粉青沙器和鑲嵌白瓷。[5]:62[2][6]

Remove ads

工藝

鑲嵌青瓷的製作工藝是在瓷胎上刻畫出紋樣,填充顏料後經修整加燒制而成。高麗青瓷的鑲嵌與傳統金屬漆器的鑲嵌工藝類似,不過高麗最早將此工藝運用於青瓷裝飾。鑲嵌顏料燒制後呈現黑白兩色與青瓷自身的青色渾然一體,形成古樸、渾厚的獨特視覺美感。[1]:19[7][4]

鑲嵌顏料的填加根據刻畫方法的不同而不同。陰刻出的紋飾,顏料填在紋飾上,陽刻出的紋飾,顏料則施加在紋飾之外的地方。[7]

Remove ads

圖集

Remove ads

註釋

參考文獻

參見

Remove ads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