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之戰是指天啟元年(1621年),明朝游擊毛文龍率領197名勇士,深入敵後數千里,奇襲鎮江(今遼寧省丹東市)之戰,又被稱為「鎮江大捷」。此戰是明對後金的首勝,同時也是明軍第一次收復失地,第一次擒獲對方重要將領的戰役。
過程
天啟元年(1621年),崛起的後金政權已經佔領了遼陽、瀋陽和南四衛等大片土地,明軍敗退到以重鎮廣寧為中心的遼西走廊地區。明遼東巡撫王化貞為了挽回局勢,決定招募勇士前往後金後方活動。有加銜游擊毛文龍,因居住在鞍山的親族100餘名被後金軍殺害[1],身負國讎家恨,慨然應募,被實授練兵游擊,率領197人,於天啟元年五月二十日(1621年7月9日)出發,深入敵後,先後抵達豬島、長行島等處[2]。七月初四日(8月20日),佔領廣鹿島,將正在島上強搶民女的後金官員胡可賓活捉[3];接着毛文龍又率軍攻佔石城島、哈店島、大長山島、小長山島和獐子島等諸多遼東外海島嶼,俘虜後金官員任光先、何國用等10餘人,斬首3級,安撫百姓1000餘人[4],後率軍抵達鎮江城下。
後金方面,鎮守鎮江的是游擊佟養真,為後金外戚勛貴,努爾哈赤元妃佟佳氏親族[5][6],以明軍降將陳良策為中軍(副官)。毛文龍打聽到陳良策與麾下將領丁文禮過去有交情,遂派丁文禮暗中聯絡其反正,約為內應[7]。此時,恰好黃嘴堡、雙山一帶的漢族百姓爆發了反抗後金統治的起義,佟養真大怒,出兵鎮壓[8],導致城內空虛[9],為戰敗埋下伏筆。
天啟元年七月十九日(1621年9月4日)晚,毛文龍先置酒與197人痛飲,並激勵眾人[10]。明軍開始攻打鎮江後,守備張元祉率先登城,陳良策及弟陳良漢等也從內殺出,裏應外合,喊聲大震[11]。佟養真猝不及防,披衣迎敵,被擊昏後活捉,其子佟豐年,侄子佟恆年率親兵家丁數十名頑抗到二更時分,先後被縛[12],餘眾見主將被捉,紛紛逃散,投降及反正者400餘人[13],鎮江全城光復,毛文龍隨及派千總陳忠襲擊雙山,擊斃後金游擊繆一真等。此戰之後,全遼震動,寬奠、湯站、險山、靉陽等城堡相繼歸降毛文龍[14][15],遼東百姓簞食壺漿,紛紛歡迎明軍[16]。
意義
「鎮江大捷」是明朝對後金作戰的首勝[17],扭轉了一潰千里之局面[18],鼓舞了全國人心[19]。此戰的另一個後果是導致了明軍在遼東一個新的軍事存在——東江鎮的誕生,明末清初許多影響歷史走向的顯赫人物皆出身於此:如清朝的定南王孔有德、靖南王耿仲明,平南王尚可喜以及南明朝的榆林王金聲桓等。按吳三桂部將之子劉健所撰《庭聞錄》記載,平西王吳三桂也曾在東江鎮總兵毛文龍麾下效力[20]。
引用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