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用於拉槓桿的手工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鐵撬(英語:Crowbar)又名撬棍(英語:Jimmy bar)、鐵挺[1]、鐵筆、撬棒[2](英語:Pry bar)、起釘器(英語:Wrecking bar)或者鵝頸棍(英語:Gooseneck),是一種以金屬棍為主體的工具,主要特徵是其中一邊為彎曲(彎曲角度可達90 °)和扁平化削尖的末端,以切入到較狹窄的角度,讓使用者可以撬開物件;通常中間有一條小小而且很深的凹槽或裂縫或對分成兩端,並且以槓桿原理以去除釘子。也有將這個工具和鐵錘結合在一起,把鐵錘的另一頭做成鐵撬,方便木工使用。在英國、愛爾蘭共和國和澳大利亞,「鐵撬」可能偶爾會隨便地用來形容這個工具,但更常用於那些較大的直線型工具(參見開鑽棍)。而「Jimmy bar」、「Jimmy」或「Jemmy」最經常提到的是盜賊在爆竊時使用的工具。
由於《半衰期系列》中鐵撬作為主角戈登·弗里曼的主要武器之一,而且其身份為理論物理學家,其高度的曝光率,被愛好者們戲稱鐵撬為「物理學聖劍」或「物理學聖杖」。
它是用來作為一枝槓桿,以分開兩件原來在一起的東西,或是移除釘子。鐵撬通常用於打開以釘子密封的木箱子。而另一種常見的用途是以較大型的鐵撬以拆除東西:例如移除釘子、撬板和打破一般的東西。鐵撬可作為任何三種種類的槓桿,當中彎曲末端的通常是作為第一類槓桿,而扁平化的末端則作為第二類槓桿。較大型的鐵撬也可用於一些拆遷工作,例如:起重板、將各個組成的部分分開(如磚)或打破一些柔軟的對象。
另外,鐵撬也可以用來作為一種簡易近戰武器,同時用於攻擊和防禦這兩種的目的。例如鐵撬曾經在提姆·麥克林被殺案之中,一名卡車司機將鐵撬交給巴士乘客作為與李偉光(非二林蔗農事件領導者)對峙的武器。
從語源學[3][4]之中可以確定的是,鐵撬的英文的首四個字母與一種黑鳥的名字「烏鴉」有關,也許由於鐵撬設計得與烏鴉相似的腳或是嘴。這個詞是在大約1400年首次證實。他們有時也被簡稱為烏鴉(英語:Crows),或是鐵烏鴉(英語:Iron crows)。威廉·莎士比亞在其許多地方使用了烏鴉這個術語,例如在《羅密歐與朱麗葉》第五節,第二場之中:[5][6]
後來,在1719年由丹尼爾·笛福所寫的小說《魯濱遜漂流記》第五節11月7日的筆記之中,主角曾經將鐵撬作為鋤頭使用,只是將這種工具稱為鐵烏鴉:[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