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町為台灣日治時期台南州台南市之行政區。包括清代舊街名頂打石、做蔑、下打石、開仙宮、保西宮、佛祖廟。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3/Nishikich%C5%8D_Street_of_Tainan.jpg/640px-Nishikich%C5%8D_Street_of_Tainan.jpg)
名稱
1916年(大正5年)規劃町名改正時,原擬名「開仙町」。臺南廳審查後,一度考慮「仙石町」等名,最後改為「錦町」並呈報總督府[1],同年11月3日公告[2]。1919年(大正8年)4月1日正式實施[3]。
町內設施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a/%E8%87%BA%E5%8D%97%E6%88%8E%E5%BA%A7.jpg/640px-%E8%87%BA%E5%8D%97%E6%88%8E%E5%BA%A7.jpg)
參考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錦町為台灣日治時期台南州台南市之行政區。包括清代舊街名頂打石、做蔑、下打石、開仙宮、保西宮、佛祖廟。
1916年(大正5年)規劃町名改正時,原擬名「開仙町」。臺南廳審查後,一度考慮「仙石町」等名,最後改為「錦町」並呈報總督府[1],同年11月3日公告[2]。1919年(大正8年)4月1日正式實施[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台灣日治時期的台南的行政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