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鹀科鹀属鸟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黃胸鵐(學名:Emberiza aureola),又名金鵐、黃膽、禾花雀、黃肚囊、黃豆瓣、麥黃雀、老鐵背,是鵐屬的一種鳥類,在中國遭到大肆捕殺而在2017年列入IUCN紅色目錄極危物種。
金鵐喜歡在平原的灌叢、葦叢、農田等低矮植物構成的生境活動,常常結成較大的群,穿梭於農田葦叢之間,群的大小不一,大者逾500隻以上,小群則僅有50隻左右,在遷徙季節甚至可以看到上萬隻一起飛過的壯觀場面。由於大量的非法捕捉,這種場景已不多見。
金鵐分佈於亞洲東部和歐洲東北部,繁殖區東抵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千島群島一線;越冬區則在南亞和東南亞,幾乎覆蓋整個印度半島和大部分的南亞次大陸;在中國,本物種分佈於整個中國東部地區,包括東北、華北、華中、華東各省區以及西北的部分省區均可見本物種在遷徙季節過境,亦于越冬季節見於西南和華南各省,其在中國的分佈西線可抵內蒙古西部、青海、甘肅至西藏東部一線,在台灣島和海南島等里島,本物種均為偶見冬候鳥,此外在新疆天山山脈附近也有金鵐指名亞種的分佈。另據研究,金鵐的繁殖地一般在北緯50度以北而越冬地一般在北緯20度以南,分界比較明顯。
金鵐體形中等,約15厘米長,全身色彩鮮明,以黃色為主。雄鳥繁殖羽頭頂、頸及背部栗紅色;臉和喉部為黑色;頸下有一寬邊黃色環,與黃色的胸部間有一條栗色胸帶相隔;背部棕褐色有黑褐色的縱紋;脅部有栗褐色的縱紋;肩上覆羽有明顯的白色橫斑紋,白斑後有一道較黯淡且細的翅斑;下體鮮黃色;非繁殖期的羽色較黯淡,頰和喉部黃色,耳羽黑色且雜有白斑。
雌鳥及亞成體頂紋沙色,兩側冠紋略深;眉紋皮黃色較明顯;背部顏色和縱文教雄鳥的略淺;肩上的白斑和翅斑較雄鳥的灰暗,下體黃色較黯淡。無論雌雄,腰和尾上覆羽都為栗紅色;外測兩對尾羽外測具楔狀斑。飛行時翼上的白色斑塊明顯可見,配合體色,是辨識的主要特徵。上喙灰色,下喙粉褐色;腳是淡褐色。
與其他鵐屬鳥類一樣金鵐的喙形適合咬開穀物的殼,是一種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鳥類,他們取食的食物主要為稻子、麥子。[2]高梁、穀子等農作物,因而曾經被認為是有害農業生產的害鳥遭到捕殺,但是隨着人們對自然現象的進一步認識,認為原有的以有益有害區分野生動物的二分法有較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因而現在已經不再強調金鵐所謂害鳥的身份了,另外具野外剖檢的結果,金鵐在繁殖季節會大量取食各種昆蟲,這一習性與其他食穀鳥一致。
金鵐在每年的5-7月間繁殖,營巢與草原或接近草原的林緣地帶,巢築於草叢間,巢呈碗狀,以馬尾、草根、纖維等柔軟材料纏繞而成,每巢產卵4-5枚,孵化期12-13天。
金鵐在2004年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近危,在2008年被列入易危,在2013年11月1日被列入瀕危物種,2017年12月5日被列入極危,十四年內連升四級,距野外滅絕只剩一步之遙,消失速度之快不容樂觀。
在中國,金鵐在鳥類貿易中佔有很大份額,中國南方和北方本物種進入貿易市場的形式也有着極大的差異,在中國北方,本物種作為一種寵物進入貿易市場,因其雄性外形優美叫聲悅耳而受到歡迎;而在中國南方,本物種作為食品進入市場[3],由於中醫理論認為本物種有滋補強壯的作用,因而在廣東民間人們將中醫理論加油添醋,錯誤地宣傳食用以禾花雀為主要原料煲制的湯可以補腎壯陽[4],極大地提高男性的性能力。[5][6]雖然這一說法沒有得到現代藥理學的實驗支持,但這一傳統仍然隨着粵菜和廣東食文化的傳播而廣泛傳播,由於始終未能實現人工繁殖,其所需的個體均係野外捕捉。[7]這一飲食文化給金鵐帶來了滅頂之災,並造成野生金鵐的種群數量大幅度下降[8][9][10][11]。[12][13][14]此外,醫師更警告食用金鵐有潛在的致病危險。[15] 2017年,鑒於近年中國濫捕禾花雀情況嚴重,國際自然保育聯盟於12月初將其保育評級由「瀕危」調升至「極度瀕危」級別,[16]更有修讀設計的學生花了十三個星期,設計了一套桌上遊戲,希望教育孩子保護這珍貴的物種。[1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