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港神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介紹
里港神社的建設在1934年5月19日的地方改良座談會中首次被提出,同年7月12日在里港保甲會館舉行了第一次的里港神社建立委員會,在同年9月1日提出里港神社創立許可申請,並在同年10月25日舉行地鎮祭。接着先將里港神社預定地境內的保甲會館移築,在神社建立許可通過後,里港神社於1935年6月1日動工,同年9月25日舉行上棟祭,並在同年12月10日竣工。在同年12月25日至27日之間舉辦了盛大的祭典,25日為神殿祭和神門祭,26日為鎮座祭。里港神社選址在里港公園內,神社由住吉組設計施工,其樣式為神明造,建築包含了神殿、拜殿、手洗舍、木造鳥居三座、煉瓦造祭器庫、九對燈籠和一對石獅[1]。里港神社的社格為無格社,且為台灣的神社中少數有奉祀水神彌都波能賣神的神社,其社司由阿緱神社社司高橋齡市擔任[2]。里港神社的社徽為周圍四等分的菊花與中央具船錨意象的「里」字所組成。
里港神社在二戰後被拆除,原址興建了里港警察分局,附近仍可見當時神社的玉垣及石垣基座。
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