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陽白塔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 |
地址 | 遼寧省遼陽市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遼—金 |
編號 | 第三批第152項 |
認定時間 | 1988年1月13日 |
遼陽白塔,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省遼陽市白塔區的白塔公園中,白塔區也因該塔得名。是一座密檐式磚塔,因其周身被塗白而被稱為白塔。該塔建造具體建造年代有多種說法,一般認為始建於遼金時期。自元代起該塔歷代都有維修。遼陽白塔高70.3米,由塔基、基座、塔身、密檐、塔剎等部分組成。1988年,遼陽白塔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由於史料缺失,重修碑記相互矛盾,關於遼陽白塔的建造時間出現了有三種不同的說法:
第一種觀點認為該塔為漢朝建造唐朝維修,理據出自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重修遼陽城廣佑寺寶塔記》和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修補廣佑寺碑記》等碑刻的內容[1][2]:157[3]。
第二種說法認為該塔始建於金代,其理據來源於1922年遼陽舊城的西北發掘的出了一塊名為《東京大清安寺九代祖英公禪師塔銘並序》塔銘,根據塔銘內容和《金史·后妃列傳》上的記載[2]:157,可推知金世宗完顏雍的父親完顏宗堯去世後,金世宗的母親貞懿皇太后不願按照女真習俗改嫁而選擇在其家鄉東京遼陽府出家,當時的金朝皇帝金熙宗特地下令為其在遼陽修建一座名為清安寺的寺院;金正陵六年(1161年),貞懿皇太后去世,金世宗為她修建了一座藏骨塔,是為今天的遼陽白塔。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該塔正式建成[4]:110-111。
第三種說法根據塔的造型風格和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所刻的《重修遼陽城西廣佑寺寶塔記》的記載,認定該塔始建於遼代,而1922年發現的塔銘中所說的金代藏骨塔應另有所指[5]。
自塔建成之後,元、明、清均有重修。該塔原為當地一座名為廣佑寺的寺院的附屬建築,1900年,該寺被沙俄燒毀,僅餘白塔[6][a][b],1908年,日本在白塔周圍建起白塔公園[9]。1948年,白塔區成立[10]:30,名稱來源即為遼陽白塔[11]:84。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先後三次維修遼陽白塔[1]。1975年,遼寧海城縣發生地震,但遼陽白塔並未受到嚴重影響[12]。1988年,遼陽白塔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
結構
遼陽白塔是實心密檐式磚塔,同時也是一座舍利佛塔和風水塔。因其塔身和塔檐上塗有白灰,故而稱為白塔。該塔高70.3米[c],建於一座高大的石台上,平面呈八角形。全塔由塔基、基座、塔身、密檐和塔剎組成。塔基分為上下兩層,疊澀內收,上半部鑲嵌有雙獅戲球紋飾的雕磚板,每面中間砌出一個弧形券門小龕,龕內雕一隻獅首臥獸。塔基上方為兩層矮束腰須彌基座,下部雕刻有仰蓮,每面均有五組「一佛二菩薩」雕像,每個轉角處均雕刻有金剛力士,須彌座頂部為仿木結構的磚雕平座斗拱,斗拱上承磚砌額枋,枋上為平座欄板,欄板上方為雙層仰蓮,仰蓮上方為塔身。塔身轉角處為磚砌圓倚柱,每面砌築有眉拱龕,龕內雕刻有一尊坐佛,龕門左右兩側各有一尊脅侍菩薩,龕門上雕刻有纏枝牡丹等裝飾紋。龕的左上方和右上方雕刻有飛天浮雕。塔身上方上有十三層密檐,由下至上逐漸收分,南面的第一層塔檐下有後世所添加的「流」「光」「碧」「漢」四個單字牌匾。每兩層塔檐之間有一個假立壁,立壁上放置有一面銅鏡。塔檐上方為塔剎,底部為八角形雙層的磚雕雙層仰蓮底座及其上的覆缽組成的剎座,剎座正中央有一根高9.5米的鎏金剎杆,剎杆上裝有銅製圓光、寶珠、相輪,剎杆頂部有8根鐵鏈,分別於塔頂垂脊上的8個銅寶瓶相連。[2]:157-158[1][15]
圖集
註釋
參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