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君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趙載(1482年—1543年),原名趙君琰,明武宗御賜名為趙載,字文載,號北崖,山西平陽府絳州垣曲縣人,□籍,明朝政治人物。

快速預覽 趙載, 籍貫 ...
趙載
大明嘉議大夫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籍貫山西平陽府絳州垣曲縣
原名趙君琰
出生成化十八年壬寅九月初五日
逝世嘉靖癸卯十月二十五日
配偶配呂氏,累封恭人,
繼娶許氏(許進孫女)
親屬(子)趙應豐
出身
  • 正德二年丁卯科舉人
  • 正德六年辛未科同進士出身
關閉

生平

正德二年(1507年)丁卯科山西鄉試第六十四名舉人。三年丁父憂,正德六年(1511年)中式辛未科會試第一百一十七名,登第三甲第八十二名進士[1][2]。都察院觀政,丁繼母衛氏憂,服闋,九年授戶部雲南司主事,監督收放南新等穀倉糧,八年奉命監管臨清商稅。正德十四年四月以過家後期,復失禁戢,致運卒有斗死者,被下獄,贖杖還職。歷升廣西司員外郎、廣東司郎中,督漕運,上疏極言漕政利病。嘉靖二年(1523年)二月升陝西右參議、分守商洛道。吐魯番侵奪哈密為邊患,經總督楊一清舉薦,四年五月升陝西按察司副使、整飭肅州地方兵備、撫治番夷兼管永昌等九衛所,實行開墾屯田、安邊足食之計,七年十二月升左參政,仍管肅州兵備事。九年九月接替唐澤任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甘肅,十四年十一月升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提督操江,十五年八月巡按御史王紳彈劾其前任甘肅巡撫時貪污,令回籍聽勘。二十二年十月二十五日卒,享年六十二,賜祭葬。所著有《都府奏議》及《忠貞録》、《忠節祠集》諸書[3]

家族

曾伯祖,國初封南雄侯。曾祖趙朗,登洪武初乙丑進士,為監察御史,廵按北平,以風裁著稱;祖父趙信,弗仕;父趙鼐,號澹齋,以子貴贈奉政大夫戶部郎中。母普氏;繼母衛氏,俱贈宜人[4]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