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是有腿動物進行動物運動的主要步態之一,通常比跑步和其他步態慢。步行被定義為一種「倒單擺」的步態。在這種步態中,每走一步上身體都要拱起腳才能前進。步行不分肢的數量,即使是有超過一對足的節肢動物也可以步行。[1]人類的步行有時也定義為隨時保持一隻腳在地上的移動方式,若兩腳同時離地則稱為跑步或跳躍。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d/d5/CGI_Human_Walk.jpg/640px-CGI_Human_Walk.jpg)
起源
根據理論,四足動物之間的「行走」源於水下。例如蝟鰩(Leucoraja erinacea),是底層區魚類群落的一員,可以用它們的腹鰭以推離海底。早在4.2億年前,它們就進化出特有的神經機制以推動自己前進,這比脊椎動物踏上陸地要早[2][3]。呼吸空氣的魚類在水下用鰭「行走」,隨後產生像提塔利克魚屬這樣可以上陸的脊椎動物[4],之後再進化出生活在陸地上靠四肢行走的生物[5]。陸生四足動物理論上只有一個起源,四肢演化自魚鰭,而節肢動物和它們的近親,特別是在昆蟲、多足綱動物、螯蝦、緩步動物、甲狀旁腺動物和甲殼類動物,已被認為曾多次獨立進化了行走[6]。
鳥類、大穿山甲、人類、以及一些肉食性恐龍獨立演化出二足步行,有些蜥蜴在高速跑步時也只用二足,袋鼠和跳鼠用二足跳躍移動。目前認為人類的二足步行始於約400萬年前的南猿。從肯尼亞古海岸發現的腳印來看,人們認為在150萬年前現代人類的祖先很可能以與現在非常相似的方式行走[7][8]。
在不同動物中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a/Muybridge_human_male_walking_animated.gif/320px-Muybridge_human_male_walking_animated.gif)
人類通過「雙擺」的策略而完成步行。在向前運動期間,腿離開地面從臀部向前擺動,這是第一次擺動。之後腿部隨腳跟撞擊地面,並以「倒單擺」的動作滾動到腳趾,這是第二次擺動。[9]由於兩條腿的運動協調一致,因此一隻腳或另一隻腳始終與地面接觸。通過利用鍾擺力和地面反作用力,步行過程中可節省約40%的能量。[10]
對人類而言,大多數嬰兒在九到十六個月間開始學走[11],而平均老年人步行的速度是3.2 km/h ~ 3.9 km/h,年輕人則為3.75 km/h ~ 5.43 km/h[12][13]。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d/d5/Muybridge_horse_walking_animated.gif/320px-Muybridge_horse_walking_animated.gif)
馬的步態為四拍式步態,平均每小時行約6.4公里。步行時,馬的腿以「左後腿-左前腿-右後腿-右前腿」的順序、以規則的1-2-3-4節拍運動。步行時,除非將重量從一隻腳轉移到另一隻腳,馬總是將一隻腳抬起,另一隻腳放在地上。馬的頭部和頸部略微上下運動,以協助保持平衡。[14]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9/95/Elephant_Walking_animated.gif/220px-Elephant_Walking_animated.gif)
大象可以前後移動,但不能小跑、跳躍或飛奔。在陸地上行走時,牠們只使用兩種步態:步行和類似於跑步的更快步態。[15]大象步行時,腿像擺錘一樣;象腳放在地上時,臀部和肩部會上升或下降。[16]快速移動的大象似乎用前腿「跑」,但用後腿「行走」。儘管大象快速移動時的姿態很像其他奔跑的動物,由於沒有「空中階段」,大象仍為步行狀態。大象快速移動時可達約18公里/小時的最高速度。[17]
對健康的影響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9/9e/Bush_Walking.jpg/640px-Bush_Walking.jpg)
如可以持久的每周五天、每天走路三十至六十分鐘,再加上正確的姿勢走路的話,身體會更健康[19][20]。定期步行可以提高自信、耐力、精力、減肥能力和預期壽命,並減輕精神壓力。[21][22][23]亦有研究表明步行可以降低發作冠心病、中風、糖尿病、高血壓、腸癌和骨質疏鬆症的風險。[24]有研究表明,步行除了具有身體上的益處外亦對大腦有益,可以提高記憶力,學習能力,專注力和抽象推理程度[25][26]。長期步行的人癌症和心臟病的機會可稍微降低,而壽命也會有所增加。步行還會令骨骼更加健康,特別是胯骨,另外還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並增加高密度脂蛋白[27]。
參見
- 可步行性 - 衡量對步行的友好程度的指標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