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隕石坑(Hell)是月球正面位於雲海南部區的一座撞擊坑,約形成於38-32億年前的晚雨海世[2],其名稱取自十八世紀匈牙利天文學家匈牙利王國任命的耶穌會主持黑爾·米克紹英語Maximilian Hell(Hell Miksa,1720年-1792年)[3],1935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接受。

Quick Facts 赫爾隕石坑, 緯度 ...
赫爾隕石坑
Thumb
赫爾隕石坑(中左)及周邊,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拍攝。
緯度32.41°S
經度7.80°W
直徑33.31公里
深度2.07公里[1]
余經日出時8°
命名來源黑爾·米克紹英語Maximilian Hell
Close

描述

Thumb
赫爾隕石坑位置圖

該隕坑坐落在巨大的環壁平原-德朗達爾環形山坑內,靠近它的西側內壁,西南是覆蓋在德朗達爾環形山外側壁上的鮑爾隕石坑;東南是更大的萊克塞爾環形山,往南約9°則是著名的第谷環形山[4][5]。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32.41°S 7.80°W / -32.41; -7.80,直徑33.31公里[6],深度2.07公里[7]

赫爾隕石坑外觀大致圓形,西側邊緣略為外鼓,坑壁邊沿尖峭、清晰,沒有受到明顯的侵蝕。坑壁高出周邊地形960米[2],內部容積約783公里3[2]。坑內地表崎嶇不平,分佈有一些小山丘和一座高約1公里的中央峰[8][9]。隕坑內側壁較為陡峭,西北側坑壁較東側高2-3倍[10]

衛星坑

Thumb
More information 赫爾[4], 緯度 ...
赫爾[4] 緯度 經度 直徑, 公里 深度, 公里
A 33.91° S 8.51° W 20.3
B 30.04° S 5.87° W 21.55 0.63[11]
C 34.11° S 6.59° W 13.96
E 34.64° S 6.59° W 9.32
H 31.75° S 3.9° W 4.87 0.41[1]
J 29.7° S 6.96° W 5.19
K 34.11° S 5.4° W 4.82
L 30.68° S 4.79° W 5.33 0.38[1]
M 30.36° S 4.82° W 8.15 0.5[1]
N 30.07° S 5.07° W 3.45
P 32.56° S 5.85° W 3.42
Q 33.0° S 4.55° W 3.75
R 32.73° S 6.66° W 3.02
S 33.54° S 6.36° W 3.73
T 33.71° S 7.13° W 5.12
U 33.42° S 9.28° W 4.21 0.54[12]
V 32.82° S 8.88° W 7.16
W 32.54° S 8.73° W 7.87
X 31.98° S 9.27° W 4.23
Close

赫爾隕石坑四周散佈有19座直徑在3-22公里之間的衛星坑,它們大部分坑底較為淺平,但坑沿尖峭完整,直徑較深度大十倍。雖然在十九世紀它們就已被識別並進行過描敘[10],但直到2006年其名稱才被國際天文聯合會正式確認。依據1820年德國天文學家約翰·海因里希·馮·馬德勒所建立的月面命名規則,使用大寫拉丁字母對它們進行了一一標註[13],但就如月球上其它已命名的衛星坑一樣,無論按直徑、方位角,還是與主坑間的距離來講,它們的這些命名也缺乏規範性。這些衛星坑與主坑的形狀大體相似,都有接近平坦的坑底和圓狀、纖薄的坑壁。三座最大的衛星坑:"赫爾 A"、"赫爾 B"和"赫爾 C",分別在各自的或西南、或東北、或南側都有一面極不規整的坑壁;雖然大多數衛星坑都相互分開,但"赫爾 L"和"赫爾 M"卻合在了一起,構成一座細長形的撞擊坑;而"赫爾 T"、"赫爾 V"和"赫爾 W"的坑壁較為破散,可能是被主坑-赫爾隕石坑噴出的濺射物所夷平[4][12][14]。現代命名法中省去了字母"I"和"O",保持只用 24個字母,以便與方位區(鐘點方位)保持一致[15],但在赫爾隕石坑的衛星坑中,卻缺少了"赫爾 D"、"赫爾 F"和"赫爾 G",其原因不明;衛星坑"赫爾 Q"有二座子衛星坑,分別位於它的7點和8點鐘方位,這三座隕坑大小類似,有時也稱之為"Q、QA和QB",但只有其中一座在2006年被國際天文聯合會接受並命名為"赫爾 Q"[16],它是一座相對較近形成的撞擊坑,估計地質齡比第谷坑年輕約1.08億年[17]

歷史和詞源

「赫爾」一名原被約翰·海因里希·馮·馬德勒用於稱呼整個平原-赫爾平原,現在已知該區域實際是德朗達爾環形山,但當時馬德勒並沒將它歸類為撞擊坑[8][18]。在1935年由英國天文學家瑪莉·阿德拉·布萊格(Mary Adela Blagg)和捷克政府官員及業餘天文學家卡爾·穆勒(Karl Müller)修撰出版的國際天文聯合會首個正式版月球特徵名中,也繼續延用了「赫爾平原」一名[3][4][19]。直到1942年才由希臘裔法國天文學家歐仁·米歇爾·安東尼亞第提出更名為德朗達爾環形山,並在1848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期間被通過。衛星坑赫爾 B以前曾被稱為舒曼隕石坑,而赫爾 Q則稱為"卡西尼亮斑"[8]

參引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