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沙車輛段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赤沙車輛段是廣州地鐵的車輛基地,位於廣州市海珠區黃埔涌以南、赤沙涌以東、華南快速幹線西側的三角地塊內[1]。
概述

重建前的赤沙車輛段佔地面積33.8公頃[2],運用庫內停車線可停放26列車,檢修線可停放5列車,共計收容能力34列車[1]。
當時在車輛段西北側預留了地塊,可供未來新建一個運用庫。同時因應當時的規劃,需要預留另一條線路從南端接入車輛段,因此車輛段南端亦預留了一個咽喉區。
廣州市地下鐵道總公司(現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運營事業總部亦曾設在本車輛段內,後整體搬遷至萬勝廣場。除與8號線運作相關的業務部門外,赤沙車輛段內還曾駐有廣州地鐵集團運營事業總部新線建設與籌備中心、廣州市公安局公共交通分局、廣州地鐵大學(黨校)等單位。

考慮到11號線使用8節A型列車且列車總數將多達55列,原赤沙車輛段被完全拆除,然後重建為一座雙層車輛段。地面層為車輛段,功能定位為定修段;地下層為停車場[3]。11號線將在車輛段南端接入,地面和地下兩層將分別與龍潭站和赤沙站接軌,其中地面層與兩站外環接軌,地下層與兩站內環接軌[4]。根據資料顯示,重建後的車輛段可停放62列車(遠期將擴容為82列車)。
車輛段北端原用於接入8號線的出入段線將改為聯絡線,可供8號線通過車輛段聯通至11號線。車輛段東北側亦將建設地鐵實訓基地,其中原8號線入段線將被改造為實訓線,運用庫與配軌基地間空間設置地上二層島式車站,並配有1列2編組、採用GoA4級自動駕駛的B型列車[5][6][7]。
赤沙車輛段改建工程總佔地面積34.5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6.2萬平方米。車輛段上蓋包括地鐵控制中心、綜合樓等單體建築,綜合樓總建築面積7.6萬平方米,控制中心總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同時車輛段上蓋預留商業開發條件[8]。車輛段大量應用裝配式建築,曾獲住建部評審為裝配式建築科技示範工程[9]。車輛段西南側設有配套的地鐵車站——赤沙北站。
歷史
赤沙車輛段原為2號線的車輛維護與停放基地,於2003年投入使用。自2、8號線拆解後,隨曉港至萬勝圍站一同改屬8號線。3號線開通初期,因廈滘車輛段仍未完工,亦曾借用該車輛段停放列車。A4型、A5型及A6型列車上線投入服務前亦曾在赤沙車輛段進行測試[10]。
11號線規劃落實後,地鐵方面決定拆除重建赤沙車輛段,將其改屬11號線。8號線則計劃改用在北延段亭崗站西側增設的白雲湖車輛段,為列車提供維保服務[11]。
2020年8月15日凌晨,在最後一列車離開,前往白雲湖車輛段後,赤沙車輛段關閉。自此8號線的收發車和維保作業正式遷移至白雲湖車輛段進行[12]。與此同時,原赤沙車輛段拆除工作正式啟動[3]。
2023年12月27日,首列11號線列車進駐赤沙車輛段[13]。2024年3月,車輛段周月檢庫和試車線完成冷滑試驗[14]。同月28日,地面層完成熱滑試驗,並於30日完成「三權」移交[15]。
事故
2022年4月22日14時30分,一名工人在維修一輛自行走曲臂式高空作業平台時,因未做好支撐固定便開始操作,平台上部結構突然下降,致其身體被擠壓,送醫後不治身亡[16]。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