訛轉是一種語言的誤用。以修辭法而言,係明顯打破語言通同規範的手法(通常為蓄意)。另見飛白。英語catachresis源自希臘語κατάχρησις,意思是「不當使用詞彙」。
訛轉常用於情緒激動或喪心病狂的寫照,尤其顯見於巴洛克文學及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者文學。
例如:
- they were severely decimated.(他們被嚴重地大量殺害)
該文本來應該是「devastated(被蹂躪)」的地方誤用了「decimated」(銜接的動詞和副詞不匹配)。
範例
- 對詞義的曲解或過度延伸。
- 心心相印:佛教中「心印」原指佛心印,今日「心心相印」一詞只是套用「心印」二字,誤解釋義為男女情意相投、心靈彼此感通[1]。
- 語音轉置後改用不同意義的字取代。常見於不同語言、族群所用的區域地名。
- 踹共:出自閩南語「出來講」,台羅拼音 tshut-lâi kóng 或 tshuài kóng,出來面對、出來講的意思[2],被改用異於原意的漢字表示後並成為台灣流行用語[3]。不解其意的人有可能誤會為踹倒共產黨。
- 和字詞通常詞義徹底不同的使用。
- 使用來表示某事物的非實際名稱,但並非訛轉。
- a table's leg(桌子的腳。table是非生物,通常不用's,而用of) - 現在已經通用。
- 跳脫文脈的用詞。
- Can't you hear that? Are you blind?(你聽不到那個聲音嗎?你是瞎了嗎?)
- 創造不合邏輯的混合隱喻。
關聯項目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