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觀象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青島觀象台位於中國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觀象山山頂[註 1],現存建築群始建於1905年。青島觀象台曾是青島市的重要科研機構,同時在中國近代氣象學、海洋科學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曾與上海徐家匯觀象台與香港天文台並稱為「遠東三大觀象台」[1],也曾以「穹台窺象」之名列入「青島十景」之一[2]。其建築群現分屬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北海艦隊和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1],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青島德國建築群的一部分[3]。
青島德國建築群 | |
---|---|
觀象台辦公樓 | |
建於1910-1912年的觀象台辦公樓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 |
地址 | 青島市市南區觀象二路15號 |
分類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時代 | 1905-1914年 |
編號 | 6-0000-5-095 |
認定時間 | 2006年5月 |
歷史沿革
1896年7月23日,德國海軍伊爾蒂斯號炮艦在山東榮成鏌鋣島海域遭遇風暴襲擊沉沒,德國海軍認為缺乏準確的氣象預報是造成這一海難的原因之一[4]。1898年,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山東及其門戶膠州灣》(德語:Schantung und seine Eingangspforte Kiautschou)中提出將德屬膠州灣租借地的青島建設成一處科研中心,並建設一座觀象台以觀測海洋氣象[5]。
1898年3月1日,德國海軍港務測量部在青島成立了一個負責天文氣象觀測與土地測量的臨時組織,同年6月14日正式命名為氣象天文觀測所(Meteorologisch-astronomische Station)[註 2],設於今青島市公安局辦公樓一帶[6],其業務最初僅有對氣溫、濕度、雨量、風力等項目的觀測。該所每日進行3次氣象觀測,且每日公佈氣象圖、預報天氣(包括風暴預警)。1904年,觀測所增設天文和報時業務。1905年5月10日,觀測所遷至今觀象山。1909年,天文學博士布魯諾·邁爾曼上任觀測所所長一職[7]。同年,觀測所增設地磁、地震、潮汐、太陽黑子觀測及地形測量業務。至該年度,觀測所已擁有地震儀、地磁儀、黃道儀、子午儀、報時球等多種儀器。[4][8]
1908年,觀測所開始着手擴建為觀象台,德國海外艦隊聯合會(Verband der Deutschen Flottenvereine im Auslande)為此提供了175000金馬克的經費。1910年6月11日[9],位於觀象山的觀象台大樓開工建造,由建築師舒備德設計。1911年1月1日,觀測所正式改名為皇家青島觀象台(Kaiserliches Observatorium in Tsingtau),觀測所所長邁爾曼繼續任台長。1912年1月9日[9],觀象台大樓落成,《青島新報》和上海《德文新報》先後報導了觀象台的落成典禮。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觀象台的業務範圍已包括天文、氣象、地震、地磁、潮汐觀測,以及報時、地形測量、海域測量等,同時在膠濟鐵路沿線濟南、濰縣等地設有十餘個觀測所。[4][5]
1914年11月日軍佔領青島後,青島觀象台由日本海軍臨時青島要港部接管,並改名為青島測候所。一年後改隸日本陸軍青島守備軍通信部,1917年青島守備軍機構改制後,測候所直屬民政部。日本佔領期間,測候所在青島近郊李村、滄口、浮山所等地設立測候分所,並在膠濟鐵路沿線設立測候站。這一時期的測候所較為注重氣象事業,不僅將氣象觀測增至每日6次,還添加了日照、蒸發、雲向和雲速等觀測項目。同時還對青島近海漁業和海洋化工業進行研究,對山東省全省氣候進行大規模調查。但德佔時期原有的天文觀測業務並未被延續。[4][5][8]
1922年12月,中國政府收回青島主權。根據中日雙方12月1日簽訂的《山東懸案細目協定》附件,中方派員接收測候所後允許日方人員暫時留任[註 3]。中方派遣氣象學家蔣丙然、竺可楨、天文學家高平子接收青島測候所,但日方曲解協定內容,以中國無此專門人才為由拒絕交出,要求等中國有專業人才後再全部移交。蔣丙然等人僅舉行了接收儀式,測候所仍由日本人掌控。[5][10]
就測候所接收一事,外交部及膠澳商埠督辦公署與日本駐華公使、日本駐青島總領事多次交涉,最終於1923年4月由魯案善後督辦王正廷與日本駐華公使小幡酉吉商定《青島測候所辦法》8條,規定允許中方派員入駐測候所,但技術事務及青島測候所與日本測候所的報告聯絡仍由日本職員主持。1924年1月下旬,蔣丙然率數名專業人員到達青島準備接收測候所。2月10日,膠澳商埠督辦公署任命蔣丙然為膠澳商埠觀象台台長,2月15日正式接收青島測候所,並成立膠澳商埠觀象台,至27日接收完畢。[10]
中方正式接管觀象台後,日本人員仍不肯退出,在原址另立測候所,繼續使用觀象台儀器進行觀測,並將觀測數據發往日本[5][10][註 4]。1924年5月,日本中央氣象台台長岡田武松赴觀象台調查,並對蔣丙然等人管理下的觀象台設施「深表贊同」,同年10月原青島測候所所長入間田毅也在意見書中表示「中國已有測候人才,可以負責,希望中國政府早結懸案,以便日本人員早日返國」[11]。但日本政府一再推諉,致使日員懸案終不得解決[11]。直至1937年底日僑撤離青島時,日本人員才離開觀象台[10]。
1924至1937年間的民國政府管理時期,青島觀象台發展迅速[1],各方面工作取得了全面的進步和提高[8]。
1924年10月10日,蔣丙然、竺可楨、高魯等人在青島觀象台發起成立中國氣象學會,以謀求「氣象學術之進步與測候事業之發展」為宗旨。1925年,觀象台在觀測場西側建成一座小型圓頂赤道儀室,內置德佔時期遺留的16厘米折射望遠鏡,用以觀測太陽黑子,以此積累了中國第一批太陽黑子觀測資料。[8]
1926年5月,國際經度聯測委員會主席居斯塔夫·費利耶致函邀請青島觀象台參加第一屆國際經度聯測(又稱萬國經度測量),教育部因此委派青島觀象台作為唯一代表中國本土科學界的科研院所[註 5]參加此次活動[11]。台長蔣丙然於該年夏季赴上海、香港等地各天文台考察,認為青島觀象台欠缺新式測量設備,因此從膠澳商埠局總辦趙琪處申請到5000元撥款,用以購置新儀器。但由於時間緊迫,僅有新購的無線收報機可於11月運抵青島,觀象台只能將舊有設備稍加修繕,用於測量。同年10月至11月,時任觀象台天文磁力科科長高平子及職員宋國模、徐匯平使用德佔時期遺留的卡爾·班貝格公司制折軸式子午儀及長波、短波無線電收報機各一台測算觀象台所在經度,並於1927年12月公佈報告書。1933年,觀象台參加第二屆國際經度聯測,使用了新購置的、較德制舊儀器更先進的超人自記中星儀、自動熏煙記時器等儀器,測得經度較1926年測算結果略小。觀象台於1935年做出的報告認為測量次數較少、誤差較多,尚不能將兩次測量結果作為魏格納大陸漂移說的證據[註 6],與聯測委員會的結論相符。儘管青島觀象台參與兩次經度聯測的成績「不敢謂為圓滿[註 7]」,但青島觀象台參與國際經度聯測一事為中國天文界參與國際合作的起步,同時促進了中國在天文經度測量方面的發展[13],仍具有重要意義。[12][14]
1928年7月,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資助觀象台25000元購置赤道儀和子午儀,觀象台以此向法國潑林光學儀器廠訂購了一台32厘米物鏡、焦距3.58米的天圖式赤道儀,並於1930年7月為此在觀象山西巔新建一處圓頂天文觀測室。1931年10月30日,觀象台圓頂室竣工,為中國自行建造的第一座大型赤道儀圓頂觀測室。赤道儀於次年安裝投入使用。[4][8][11][15]
1928年初,北京大學教授宋春舫赴青島避暑,期間與蔣丙然籌劃新設觀象台海洋科。同年秋,觀象台向法國訂購的海洋測量用儀器運抵青島[11]。11月15日,觀象台正式增設海洋科,宋春舫任科長。該科在觀象台原有的潮汐與海溫兩項觀測的基礎上增加了對海洋物理、海洋生物、海底地質的研究[11]。自1929年起,海洋科每月借用警察廳的靖澳艦,在膠州灣內進行海洋調查,內容包括觀測海水溫度、採集水樣、挖取海底沉積物、採集海洋生物標本等。該科自1930年11月起編輯發行中國第一份海洋科技刊物《海洋半年刊》,至1934年已發行10期。該科同時還兼顧海洋科學在青島漁業、鹽業發展上的應用,與中國同時期設立的海洋機構僅注重研究不同。青島觀象台由此成為中國最早的綜合性海洋科研機構。[5]
1929年4月,南京國民政府接收青島。時任中央研究院院長蔡元培曾致函時任立法院院長胡漢民,請他轉告青島接收專員陳中孚不要因政權更替而撤換觀象台台長蔣丙然的職務[5][16]。同年7月,國民政府新設青島特別市政府,調整舊有市政機構,膠澳商埠觀象台也改名青島特別市觀象台[17]。曾有人提出將觀象台劃歸青島市教育局管轄,而蔡元培認為觀象台不屬於教育範疇,較教育事業更注重市政、航政上的應用,還認為觀象台台長資格等於大學教授,應與市政府內各局長平等,若將觀象台置於局長之下會使有才學之士不肯屈就,影響觀象台科研,因此於7月26日兩次致電代理市長吳思豫,反對將觀象台劃歸教育局,同時同意觀象台由市政府直接管理,並要求台長人選的更替應徵得中研院同意[5][16]。1930年,因國民政府改特別市為院轄市,青島特別市觀象台改名青島市觀象台[17]。
1930年8月12日,中國科學社在國立青島大學舉行第15屆年會,期間蔡元培、楊杏佛、李石曾、竺可楨、蔣丙然、宋春舫等人聯名提議建立中國海洋研究所,並決議先行籌建青島水族館,後商定由觀象台海洋科設計[18],選址於萊陽路海濱公園,青島觀象台、中央研究院、北平研究院、教育部、實業部、東北海軍司令部等機構組織為此共集資29800元。1931年1月動工,1932年2月竣工,5月8日開館,蔣丙然兼任青島水族館館長。開館後的青島水族館是當時中國最大、最為先進的海洋科學展覽館。[4][19]
1932年3月,觀象台開始實行高空氣象觀測,每日一次,以供天氣預報參考,後來經中國航空公司請求,觀象台每日將高空觀測資料提供給航空公司(一說1932年3月開始進行小球測風,兩天一次,後由中國航空公司提供氣球,改為每日一次觀測[8])。1932年7月,為便於海洋科進行海水分析以及為高空觀測氣球提供氫氣,觀象台開設理化實驗室,除觀象台業務外還為其他組織進行理化分析工作。1933年5月,觀象台派遣職員赴山東沿海各地觀測地磁,觀測點共12個,為期3個月。1934年,觀象台與國立山東大學合作開設氣象班,後來又在理學院物理系設立天文氣象組,以培養天文氣象方面的人才。1935年,北平研究院與青島觀象台組成調查團合作調查膠州灣及近海生物及理化性質,北平研究院負責生物調查,觀象台海洋科負責理化性質調查,前後歷時兩年。[11]
1935年4月,太平洋科學協會海洋學組中國分會在南京成立,並擬在廈門、定海、青島、煙臺分別設立海洋生物研究所,其中青島海濱生物研究所由青島觀象台和國立山東大學共同主持。因參與籌備此事的山東大學生物系主任曾省調任四川大學農學院院長,該研究所籌備事務主要由蔣丙然負責。後由中華海產生物學會、中央研究院、青島市政府、膠濟鐵路局等機構組織籌款為研究所建設辦公樓,選址於青島水族館東側,觀象台負責設計[18],1936年8月12日開工,12月末完工。同時成立董事會,時任青島市市長沈鴻烈任董事,蔣丙然任秘書。但因次年七七事變、全面抗戰爆發,該研究所工作未得開展便不了了之。[11][20]
除上述事例外,青島觀象台在1924至1937年間取得的成果還包括1927年將德日時代實行的午炮報時改為電笛報時、1932年在嶗山明道觀、薛家島、浮山所等地設立高山及農業測候所、1936年在青島市區設立標準時鐘、設立觀象台圖書館、為全國海軍巡防處、中央航空委員會、省立測候所等機構培訓測候人員等。[5][8][11]
1937年七七事變後,青島觀象台職員於9月撤離青島。1938年1月10日,日本海軍佔領青島,觀象台亦被日本海軍接管。同年2月1日,觀象台改名青島測候所,恢復氣象觀測,但並未恢復天文、海洋、地磁等觀測項目,原本每日24次的氣象觀測也減為每日6次。測候所曾先後隸屬於興亞院華北聯絡部青島出張所和日本駐青島總領事館。據抗戰結束後第一任觀象台台長王華文(字彬華)所述,他早年曾於蔣丙然任台長時期在觀象台實習,抗戰後接收時發現觀象台滿目瘡痍,許多儀器被日本憲兵破壞。[4][8]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中國海軍少將、海軍華北區接收專員佘振興於10月20日接收測候所[21],12月由海軍移交至青島市政府,並恢復青島觀象台名稱[22]。1946年1月,王華文任觀象台台長,開始着手組織觀象台的恢復。觀象台首先延聘了各科科長及高級職稱的專家、研究員,並招收具有專業知識的大學生,同時修復損壞的儀器設備,以使天文、氣象、海洋各方面業務步入正軌。其後又在原基礎上增加新的儀器設備,開展新的業務和研究課題,如改進大港驗潮站設施並充實其觀測工作、增加海溫觀測網點、充實海水分析設備、增加海洋生物的採集及標本製作、增設發報機以發佈天氣預報、與農林事務所合作在李村設立農業氣象站等。[8]
此外,觀象台還恢復了刊物出版及與國內外科研機構的學術交流[8]。同時整理匯編建台以來的全部資料,於1948年6月出版《青島市觀象台五十周年紀念特刊》,由台長王華文主編,共59萬字,其中收錄了觀象台天文、氣象、海洋等方面的觀測記錄、圖表、論文等,《中央日報》、《申報》等報刊對觀象台的報道,觀象台50年大事記等內容[23]。
1949年6月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青島,青島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觀象台。1951年9月,海軍接管觀象台,觀象台改名為海軍青島基地觀象台。1957年3月,青島觀象台被拆分,其中天文、地磁、地震等相關機構移交給中國科學院管理,氣象部分仍由海軍管理,改為海軍青島基地青島海洋氣象區台,設於德佔時期所建觀象台辦公樓內,1960年北海艦隊成立後改名北海艦隊司令部氣象區台。1958年5月,青島觀象台地磁、地震相關人員及設備調往北京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24],天文部分改為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青島觀象台,依託觀象台圓頂室等場所設備繼續進行天文觀測。[4][17][22][25]
1960年7月5日,青島觀象台移交給山東省科學分院,次年9月因後者撤銷而劃歸青島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領導,而業務工作仍受紫金山天文台指導[25]。1962年9月,觀象台再次歸屬紫金山天文台,同時將1958年10月設立的青島人造衛星觀測站併入觀象台,觀象台因此增加人造衛星觀測業務[25][26]。1966年後的「文革」期間,觀象台圓頂室曾受到損壞,但時任台長孫壽甡仍堅持太陽黑子觀測,觀測工作基本未受影響[27][28]。1971年11月,觀象台附屬的青島人造衛星觀測站撤銷[25]。
1978年4月22日,中科院決定撤銷青島觀象台編制,將房屋、設備移交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25]。時任台長孫壽甡認為青島觀象台為山東省內唯一一處天文機構,同時在中國科學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其撤銷對天文科普工作及天文觀測的持續性等方面是嚴重的損失。因此孫壽甡在堅持天文觀測及觀象台設備維護的同時,聯繫中科院相關機構及天文學界重要人士,以爭取觀象台恢復建制,並獲得了中科院院士席澤宗[29]、曾參與1924年觀象台接收工作的天文學家陳展雲等人的支持,使得中科院數學物理學部與地學部於1983年4月聯合下發通知,恢復青島觀象台天文工作。1986年,孫壽甡使用青島觀象台設備參與哈雷彗星的觀測。1989年3月,以孫壽甡為主要完成人之一的著作《哈雷彗星的觀測與研究》獲得中科院自然科學一等獎,次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1992年,孫壽甡赴北京參加中國天文學會成立70周年活動時,與曲欽岳、蘇定強、王綬琯等等17位天文學家聯名向時任中科院副院長王佛松提交「關於將青島觀象台收回天文口的建議」。1993年6月,青島觀象台正式恢復建制。[17][27][30][31]
青島觀象台現主要業務為天文觀測和科普活動[32],並常年不定期向公眾開放參觀,部分特殊天文現象發生之時也會向公眾開放觀測,同時組織天文觀星團、天文夏令營等活動[33]。2012年該台被中國科協認定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34]。2013年11月至2014年1月的修繕期間,該台進行了太陽黑子觀測資料的數碼化,優化了觀測設備,併購置了色球望遠鏡,以新增日珥觀測項目[35]。觀象台圓頂室除1931年初建部分現仍由觀象台使用外,1996年擴建部分現為一家青年旅舍所使用。德佔時期建設的觀象台辦公樓現為海軍北海艦隊海洋水文氣象中心駐地[36]。
建築特色及文物保護狀況
觀象台辦公樓位於觀象山東巔,大樓平台海拔77.76米[9],主體3層,塔樓7層,高21.6米[37]。其外牆全部為花崗岩蘑菇石砌築而成,屋頂為牛舌瓦大坡屋頂,塔樓頂部的女兒牆砌成雉堞狀,整座大樓形似一座歐洲古堡[37][38]。據德國海軍方面的文獻所述,觀象台樓內設計有辦公室、實驗室、圖書館、公共閱覽室、存放時鐘的恆溫地下室、裝有雙取暖設備的儀器溫度係數測定室、金工車間及其他附屬房間[39][15]。建築內部一層為紫紅色釉面磚地,樓層之間以石條階梯相連通,走廊牆壁上嵌有一塊至今保存完好的漢白玉石碑,刻有一首德國詩人恩斯特·馮·維爾登布魯赫所題德文詩歌[38][7]。其碑文如下:
原文[40] | 譯文[40] |
---|---|
|
|
圓頂天文觀測室位於觀象山西巔,整體為一圓柱體,高14米,直徑8米,外牆大部分由花崗岩砌築而成,穹頂為鋼木結構,9分鐘轉動一周,其觀測窗寬1.2米,轉動及開關為電動。內置一台32厘米物鏡、焦距3.58米的天圖式赤道儀,該儀器兩管相併,其一為32厘米口徑,用於攝影,另一為20厘米口徑,用於目測。[11][15][41]
1966年後的「文革」期間,觀象台圓頂室曾被紅衛兵破壞,奠基石的部分碑文被鑿毀,而圓頂室內前台長蔣丙然所撰《新天文台記》碑,因時任台長孫壽甡以毛澤東像將其遮蓋住而未受損壞[32]。1984年,海軍方面對觀象台辦公樓進行擴建,北側大門處增建一部分,並建設了附屬建築[42]。1992年1月16日,青島觀象台台址列入第五批青島市文物保護單位[9][43]。1995年,觀象台辦公樓屋頂翻新並更換牛舌瓦[9]。1996年,觀象台圓頂室擴建,在原有建筑西側增建房屋。2000年,觀象台台址列入青島市第一批歷史優秀建築[44]。2006年5月25日,觀象台台址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青島德國建築群擴展名單中,保護範圍為觀象二路15號院內及圓頂天文觀測室外牆四周外擴20米,建設控制地帶為觀象山公園[3]。
2010年,觀象台因圓頂軌道老化無法轉動、內外出現裂紋、赤道儀部分出現故障等原因,向紫金山天文台申請維修,並於同年12月解決了儀器故障[45][46]。2012年至2016年間的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中,觀象台內包括法國制大型赤道儀、德國制16厘米口徑望遠鏡、高平子於1925年繪製的中國第一張太陽黑子圖在內的20件舊物於2013年5月列入國家可移動文物庫[47]。2013年11月至2014年1月,觀象台圓頂室經歷了內外大規模修繕,除重點維修圓頂外,還根據歷史影像將圓頂與花崗岩石牆之間的牆面由白色瓷磚牆面恢復為拉毛牆面[28][48]。
圖集
-
德佔時期的青島觀象台
-
第一次日佔時期的觀象台
-
1934年《青島觀象台十周年紀念冊》收錄的觀象台全體職員合影
-
約1930年代的觀象山,可見觀象台辦公樓、圓頂室及山坡上的觀象台台長官邸
-
圓頂室基石,部分文字被鑿毀
-
圓頂室1996年擴建基石
-
圓頂室標誌牌
-
觀象台辦公樓院門標誌牌
相關條目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