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西夏由党項人建立,[1][2]其最早的貨幣也鑄有西夏文,後來出現了漢字。宋朝貨幣鑄字的順序是上-下-右-左,而西夏貨幣則完全是順時針。西夏貨幣流通了近兩個世紀,但實際生產出來的數量很少,在今天很罕見。[3]以物易物仍十分普遍。[4]
1053-1068年間鑄造的方孔錢完全由西夏文寫就,1068-1206年間的西夏文、漢字並行,1206年後只用漢字。與遼代貨幣相比,西夏貨幣的質量更好,1149-1193年間鑄造的銅錢、鐵錢鑄造量較大。[5]
在西夏立國後,党項人為保留自己的民族和文化,[7][8]發明了西夏文,早期用於錢幣上。[7][8]早期錢幣上有śjɨj ljo ljɨ̣ dzjɨj(𗼃𗼕𘏨𘔭)、tha nej ljɨ̣ dzjɨj(𘜶𗵐𘏨𘔭)(年號+寶錢)等字樣。[7]鑄字順序一般是順時針(上-右-下-左)。[9]
近代也發現了帶西夏文銘文的錢幣,如1999年發現的正德寶錢。[10]
西夏仁宗乾祐年間(1170–1193),西夏政治軍事穩定,經濟繁榮發展。仁宗高度重視教育,設立各級學校,以推廣教育;[7][8]實行科舉,以選拔人才;[7][8]尊崇儒學,大修孔廟及尊奉孔子為文宣帝。[7][8]西夏包括貨幣設計在內的藝術,主要模仿自宋朝。[11]
這一時期西夏產生了宋朝風格的對錢/對品/和合錢,即錢文相同而書體不同、可以成雙配對的錢幣。[7][8]所用書體有隸書、楷書、行書、草書及篆書(較少見)。[7][8]
西夏錢幣的錢文都是用西夏文或漢字書寫的。[12]
漢字銘文:
見諸文獻的西夏貨幣記載都稱錢文用楷書或行書,不用篆書。[7]1984年9月,發現了篆書寫就的「光定元寶」,2012年又發現了「乾佑元寶」。[7]篆書西夏貨幣絕大多數都是「光定元寶」錢,目前僅發現了一枚篆書「乾佑元寶」錢。[7]
今日,這些新發現的變體已作為西夏「對錢」列入新的中國錢幣目錄。[7]在現代,發現新的古代中國貨幣種類是很少見的事了,所以篆書「乾佑元寶」的發現在中國錢幣收藏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7]
1984年9月初,寧夏出土了一批古錢幣,其中有一枚錢文為篆書的「光定元寶」。[7][8]當時寧夏省會、西夏故都銀川附近的賀蘭山發生了洪災,這些錢幣藉此重見天日。[15][8]出土錢幣中有漢、唐、宋、遼、金等很多朝代的貨幣,[15]其中遼金錢幣此前鮮見,篆書「光定元寶」更是見所未見。[15]這枚篆書「光定元寶」錢直徑25.3mm,厚1.4mm,重4.3g。[7]
2002年,陝西省出土了第二枚篆書「光定元寶」,隨後在內蒙古又發現了第三枚。[7][8]後來在寧夏同心縣一次發現了十餘枚。[7][8]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問為西夏末生產的「光定元寶」錢是唯一一種帶篆書錢文的西夏貨幣。[7][8]2012年,寧夏同心縣一名農民發現了一批西夏貨幣,其中有一枚的錢文是篆書寫的「乾佑元寶」。[7][8]這枚錢幣直徑25.4mm,厚1.5mm,重3.3g。[7][8]
華東師範大學藝術研究所朱滸博士在《中國錢幣》2016年第1期上發表了對這枚錢幣的評價。[7][8]他認為,這枚錢幣的設計靈感來自北宋篆書「對錢」。[7][8]朱滸指出,「祐」字篆書的寫法與宋朝「景祐元寶」「嘉祐元寶」「元祐通寶」的寫法相同。[7][8]「乾佑元寶」的「元」「寶」與「宣和元寶」的「元」「寶」相似,且「寶」字與「政和通寶」的篆書相似。[7][8]
這枚獨特的篆書「乾佑元寶」錢的發現,也意味着這枚錢幣是目前已知惟一的以楷書、行書和篆書三種不同書體存在的西夏貨幣。[7][8]
據Primaltrek網站上的Gary Ashkenazy的說法,這枚錢幣製作十分精良,在他看來可能是試鑄品,其中只有極少數用於流通。[7]
「光定元寶」的篆書「元」字比「乾佑元寶」的篆書「元」字更「曲折」,[7]「光定元寶」底部的「元」字觸及幣緣,而「乾佑元寶」的「元」字則沒有。[7]另外,「光定元寶」的「寶」字的寶蓋頭更方正。[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