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立法會功能界別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衞生服務界功能界別是香港立法會選舉功能界別之一,於1988年香港立法局選舉中首次推出,當時稱為衞生界,1995年立法局選舉起改為現稱。選民包括所有合資格的護士、脊醫、助產士、藥劑師、醫務化驗師、放射技師、物理治療師、牙齒衞生員、視光師、職業治療師及受僱於政府或特定機構的聽力學家、聽力學技術員、足病診療師、牙科手術助理員、牙科技術員、牙科技師、牙科治療師、營養師、配藥員、製模實驗室技術員、視覺矯正師、臨床心理學家、教育心理學家、義肢矯形師、言語治療師及科學主任(醫務)[2]。截至2020年登記選民人數為40,471人[1]是繼教育界後選民人數第二多的傳統功能組別。自界別議席設立以來,議員一直由香港民主派人士擔任。
2021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後,此界別與醫學界功能界別合併為醫療衞生界功能界別。[3]
政黨 | 候選人 | 票數 | % | ± | |
---|---|---|---|---|---|
民主黨 | 何敏嘉 | 4,968 | 81.66 | ||
自由黨 | 曹聖玉 | 1,116 | 18.34 | ||
多數票 | 3,852 | 63.32 | |||
總有效票數 | 6,084 | 100.00 |
1991年香港立法局選舉,衞生界議席由港同盟何敏嘉自動當選,故此未有列出。
政黨 | 候選人 | 票數 | % | ± | |
---|---|---|---|---|---|
民協 | 周美德 | 2,866 | 54.32 | ||
獨立 | 林寶榮 | 1,801 | 34.14 | ||
獨立 | 黃龍杏玲 | 609 | 11.54 | ||
多數票 | 1,065 | 20.18 | |||
總有效票數 | 5,276 | 100.00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