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龍
传说中盘曲环绕状、没有升天的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蟠龍,又作盤龍,是盤曲環繞狀[1]、沒有升天的龍[1][2]。根據《太平御覽》轉引的沈懷遠《南越志》記載,其長四丈,身體青黑色並有紅色帶狀紋路,經常隨水而下入海。蟠龍也有毒性,被其傷害的人會隨即死去[3]。

蟠龍圖案常運用於中國古代宮殿、較高規格的寺廟建築中,出現位置包含柱子、屋樑、天花板等等,其中以同時具有雲紋和蟠龍的蟠龍柱最常見,華表即屬此類。清代皇家建築藻井中也常見到咬着吊燈、雕刻生動的蟠龍,與明代藻井常用明鏡、蓮瓣搭配雲龍不同。[1]
參考資料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