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點鰺(英語:bluespotted trevally學名Caranx bucculentus)又稱大口鰺擬浪人鰺,俗名為甘仔魚、瓜仔,是一種數量較大的海洋類,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鰺科的其中一個。藍點鰺分佈在東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熱帶海域,北至台灣,南至澳大利亞。藍點鰺是一種沿岸魚,生活在多泥沙和多海藻的環境,常見於比較大的海灣。藍點鯵的明顯特徵是身體上部有深藍色的斑點,藍點鰺幼年時捕食底棲性魚和螃蟹和蝦等各種甲殼亞門動物,成年後食物以魚為主。藍點鰺是澳大利亞北部卡奔塔利亞灣最常見的食肉魚類之一,被認為是一些經濟蝦類最重要的天敵。藍點鰺長到110毫米長和1歲的時候達到性成熟,產卵高峰期為春季。雌雄性藍點鰺生長速度約為每年82.2毫米,已知能長到的最大長度為66厘米。藍點鰺是捕蝦作業的常見副產品,但由於商業價值低而常被拋棄。藍點鰺是一種普通的食用魚,偶爾會被釣到。

Quick Facts 藍點鰺, 保護狀況 ...
藍點鰺
Thumb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輻鰭魚綱 Actinopteri
目: 鰺形目 Carangiformes
科: 鰺科 Carangidae
屬: 鰺屬 Caranx
種:
藍點鰺 C. bucculentus
二名法
Caranx bucculentus
Alleyne & Macleay, 1877
Thumb
藍點鰺大致分佈範圍
Close

分類和命名

藍點鰺歸為鱸形目鱸亞目鰺科鰺屬[2]

藍點鰺的生物分類最早是由澳大利亞動物學家海恩斯·吉布斯·阿萊恩 (Haynes Gibbs Alleyne)和威廉·約翰·麥克利英語William John Macleay爵士以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格倫維爾岬英語Cape Grenville海域收集到的一枚標本為基礎描述的,這枚標本後來被定為正模標本[3]。他們將此物種命名為Caranx bucculentus種加詞在拉丁文里的意思是「圓圓的臉頰」,這指的是其大嘴巴。這一命名最早由新南威爾斯林奈學會英語Linnean Society of New South Wales的論文集報道,刻印為bucculantus,應該是一種誤植,但就此流傳了下來[4]。藍點鰺的分類從未被質疑,也沒有別人進行獨立命名,因此成為鰺屬為數不多的幾種沒有異名的物種之一[5]。該物種的俗名為藍點鰺(bluespotted trevally),以其身上的斑點命名,另一不太常用的俗名為大嘴鰺(wide-mouthed trevally)[6]

描述

Thumb
藍點鰺側線前半部分短而彎曲,身上的藍點是其特點。

藍點鰺是一種比較大型的魚,已知最大長度為66厘米[7]。體形具有鰺屬中多種大型魚類的特點,背部輪廓線呈強壓縮的矩形,尤其前部比腹部輪廓線更凸出[8]背鰭有明顯不同的兩部分,第一部分含有8根背刺,第二部分含有1根背刺和18到19根軟鰭條組成。 臀鰭有兩根分離的背刺,隨後是1根背刺和15到17根軟鰭條[8],而腹鰭含有1跟背刺和18根軟鰭條[9]。藍點鰺的體側線有一小段極度彎曲,在背鰭前一段變成直線,直線部分是彎曲部分長度的2.5倍,彎曲部分含有40到50片,而直線部分沒有鱗,而是有33到39片強壯的鱗甲[9]。胸部前側沒有鱗,這片區域一直延伸到腹鰭根部的後面,斜對胸鰭根部。藍點鰺的眼睛有比較充分發育的後脂眼瞼英語adipose eyelid,脂眼瞼常延伸到瞳孔後邊緣。上有兩層齒,外層是一排強壯的犬齒,內層為一圈絨毛狀齒,而下顎只有一圈錐齒。藍點鰺共有26到31根鰓耙和24塊椎骨[8]

藍點鰺上部為淺橄欖綠色,下部顏色逐漸變淺為銀白色,成年藍點鰺上半身有許多小藍點。鰓蓋上端有一個大黑點,胸鰭根部也有一個大黑點。所有的都是黃綠色的。[7]

分佈和棲息地

藍點鰺棲息地為東印度洋——西太平洋熱帶水域,範圍小於其近親物種。棲息地從台灣婆羅洲周圍的南海向南擴展到東印度尼西亞巴布亞新幾內亞周圍的阿拉弗拉海[5]。藍點鰺在北澳大利亞海域非常常見,尤其在卡奔塔利亞灣,在南方昆士蘭州格拉德斯通偶爾可見 [7]

藍點鰺是一種近海漁,一般生活在棲息範圍的沿岸水域,棲息在淺海灣,這樣的水域多少海草,在較深水的海灣也有分佈[10]。卡奔塔利亞灣抽樣研究顯示,藍點鰺的生物質最多分佈的深度28.1米,這個深度是藍點鰺最喜歡生活的深度[11]

生物學

Thumb
在北昆士蘭捕獲的一隻藍點鰺

與其他印度洋——太平洋鰺科動物相比,藍點鰺得到顯著的研究,部分原因是這種魚在北澳大利亞淺水生態系統里分佈很多並非常重要,是該生態系統十大最常見次級消費者之一,是一些有重要商業價值的蝦的最重要的天敵[12]。在1986年到1991年時期的連續抽樣研究發現,藍點鰺數量沒有系統性季節變化,儘管有年際變化。藍點鰺有晝夜垂直遷移的情況,可能是應對天敵運動,證據是水底夜間拖網粵語拖網捕獲的藍點鰺顯著減少[11]

藍點鰺是食肉魚,捕食各種甲殼亞門動物和魚類。卡奔塔利亞灣,尤其是阿爾巴特洛斯灣研究表明,藍點鰺是捕蝦區最常見的蝦類天敵。藍點鯵食物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而變化,小於275毫米的幼魚以對蝦螃蟹、甲殼亞門動物、棘皮動物軟體動物等為食,而較大的藍點鯵以主要以小魚為食[13]。小藍點鯵常在白天覓食,主要吃沒有商業價值的蝦類,而大藍點鯵常在晚上覓食,捕食商業價值很高的物種。實驗研究表明,藍點鯵在海草床覓食成功率比在軟地層要低,因為對蝦白天藏身於軟地層的洞裏,但是晚上蝦類出來覓食,這會提高藍點鯵的覓食成功率[14]。藍點鯵食物幾乎沒有季節變化[11][13]

藍點鯵在長到約110毫米長時達到性成熟,大約1歲之後,這要遠遠早於鰺屬其他物種,其他物種一般要到2或3歲達到性成熟,但體長比藍點鯵小[11]。卡奔塔利亞灣海域的藍點鯵產卵高峰期為春季,產卵數在18,000到650,000之間。藍點鯵每年長約82.2毫米。[11]大規模食餌實驗表明,藍點鯵被餵食對蝦和沙丁魚時,體重增長分別為每年3.7%和2.7%[15]

與人類關係

藍點鯵儘管數量巨大,尤其在北澳大利亞地區,但在漁業里沒有地位,會被拖網捕到或被垂釣釣到[8],但是捕蝦網裏會捕獲到大量藍點鯵[16]。藍點鯵一般被視為價值不高的食用魚,並且可能含有雪卡毒素[17]

藍點鯵是一種較好的游釣魚,但是遜色於珍鰺藍鰭鰺[17]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