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摩さつま)是大日本帝國海軍薩摩級準無畏艦的一號艦,得名自今屬鹿兒島縣薩摩國。本艦是日本第一艘國產戰艦,雖然未正式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但其仍於1914年時帶領一個海軍分艦隊前往佔領了數個德國太平洋上的殖民地。在1922年華盛頓海軍條約的規範之下,薩摩號戰艦於同年度被解除武裝,後於1924年作為靶艦被擊沉。

Quick Facts 薩摩 さつま, 概觀 ...
薩摩
さつま
Thumb
印有下錨中的薩摩號戰艦的明信片
概觀
擁有國 大日本帝國
營運者 大日本帝國海軍
艦級薩摩級戰艦
製造廠橫須賀海軍工廠
下訂1904年
動工1905年5月15日
下水1906年11月15日
服役1910年3月25日
結局1924年9月7日於房總半島陸奧號戰艦長門號戰艦作為靶艦擊沉
除籍1922年
技術數據
排水量19,372長噸(19,683公噸)
全長482英尺(146.9米)
全寬83英尺6英寸(25.5米)
吃水27英尺6英寸(8.4米)
動力宮原式混燒鍋爐20座
2座2軸推進
功率理論:17,300匹軸馬力(12,900千瓦特)
實際:18,507匹軸馬力(13,801千瓦特)
最高速度理論:18.25(33.80公里每小時;21.00英里每小時)
實際:18.95(35.10公里每小時;21.81英里每小時)
續航距離以10節(19公里每小時;12英里每小時)速度航行時為9,100海里(16,850公里;10,470英里)
乘員800人~940人
武器裝備
  • 2 x 雙聯裝41年式45倍徑12吋艦砲
  • 6 x 雙聯裝41年式10吋艦砲
  • 12 x 41年式40倍徑4.7吋艦砲
  • 4 x QF 12磅28倍徑速射砲
  • 4 x QF 12磅40倍徑速射砲
  • 5 x 18英吋(457毫米)魚雷發射管
裝甲
Close

背景

日俄戰爭時,大日本帝國海軍提出了《1904年戰爭海軍補充計劃》的整備方案,並於同年下訂了薩摩級戰艦[1]與先前的香取級前無畏艦不同,薩摩級戰艦日本海軍首次向國內造船廠訂購的戰艦。不過,薩摩號戰艦仍然使用了許多進口的外國製零件。[2]該級戰艦原先計劃搭載12吋艦砲(305毫米)作為主要武裝,但後來卻因為日本國內缺乏如此大口徑的艦砲,同時為了減低建造費用,因此將12吋艦砲的數量減至僅有四門。[3][2]

設計與概述

Thumb
薩摩號戰艦的手繪右視與俯視圖。

薩摩號戰艦全長146.9公尺,最大寬度25.5公尺,正常吃水深度為8.4公尺。正常裝載的情況下,薩摩號戰艦的排水量可達19,683公噸。其艦上官兵數依狀況不同而有異,可能為800人至940人不等。[4]

薩摩號戰艦採用20座宮原式混燒鍋爐,驅動兩具船用蒸汽引擎,並帶動兩隻螺旋槳作為推進動力;燃料則為煤炭重油。兩具引擎理論上共可輸出17,300匹馬力(12,900千瓦),並可達到18.25節(每小時33.8公里)的最大速度。在實地測試中,薩摩號的動力套件共輸出了18,507匹馬力(13,801千瓦),速度亦達到18.95節(每小時35.1公里)。[4]艦上攜帶的燃油與煤炭可供給該艦以10節(約每小時19公里)的航速行駛約9100海里(約16,900公里)。[5]

薩摩號戰艦裝備了四門裝載於兩個雙聯裝砲塔上的41年式45倍徑12吋艦砲,艦體前後各兩門。[4]41年式艦砲最遠可將重386公斤的穿甲彈發射至22,000公尺外。[6][7]次要武裝包含六個搭載41式10吋艦砲的雙聯裝砲塔,艦身左右舷側各三個砲塔。[5]由於該艦的次要武裝口徑大於9吋(229毫米),因此薩摩號被認為已達準無畏艦的標準。[4]

薩摩號裝備了12門41年式4.7英吋40倍徑速射砲,安裝於艦體的左右舷側。[5]艦上也裝載了四門QF 12磅40倍徑速射砲以及四門QF 12磅28倍徑速射砲。[4]此外,薩摩號還配有5具18英吋(457毫米)水下魚雷發射管,艦身左右各兩具,另一具則位於船尾。[5]

薩摩級戰艦水線裝甲帶均裝有克虜伯式接合裝甲,其最大厚度可達9英吋(229毫米)。裝甲厚度越往艦身前後兩側延伸越為薄弱,至艦尾附近僅有約4英吋(102毫米)的裝甲保護。[3]砲塔裝甲的平均厚度為為6英吋(152毫米)。[4]砲座裝甲為7~9.5英吋厚(180~240毫米)。主砲塔裝甲的最大厚度可達8英吋(203毫米)。甲板裝甲為2~3英吋厚(51~76毫米),司令塔則有約6英吋的裝甲防護。[3]

建造與服役生涯

薩摩號戰艦得名自日本古代的令制國薩摩國[8]該艦於1905年5月15日在橫須賀海軍工廠鋪設龍骨[3]後於1906年11月15日在明治天皇、海軍大臣與其他政府高官的主持下舉行下水典禮,[9][10]並最終於1910年3月25日完工。[4]薩摩號下水時是當時全球噸位最重的戰艦。[9]

1911年8月5日,薩摩號戰艦的一門12吋主砲在一場砲術演習中因未能正常擊發而誘發了膛炸。一段時間後,修復人員試圖開啟主砲後膛以檢視受損狀況,但這個舉動卻再次引燃膛室內殘餘的推進火藥,並引發爆炸;此次意外共造成16位修復人員與數位軍官殉職。[11]

該艦於1912年9月22日因颱風侵襲而輕微受損。[12]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薩摩號被編入第一分遣艦隊。[5]該艦後來被重編入第二南海艦隊,並在艦隊中擔任海軍中將松村龍雄(まつむら たつお)的旗艦,後於1914年10月參與了奪取加羅林群島帕勞群島的行動。[13]

薩摩號於1915年重返第一分遣艦隊,後於1916年進入佐世保海軍工廠進行升級。[5]該艦在戰爭中的不明時間點被加裝了2門QF 12磅高射砲。[3]

1922年,在華盛頓海軍條約的規範下,薩摩號戰艦被解除武裝,並於翌年9月20日除役,隨即轉為靶艦。該艦於1924年9月7日在東京灣附近的房總半島陸奧號戰艦長門號戰艦擊沉。[4]

腳註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