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水千山縱橫》,1982年香港無線電視古裝劇《天龍八部之虛竹傳奇》的主題曲,由顧嘉煇負責作、編曲,黃霑填詞,關正傑主唱,旋律激昂,編曲中西合壁,歌詞則圍繞喬峰這悲劇英雄來寫。
歌曲收錄於同年發行的關正傑個人專輯《天龍八部之虛竹傳奇》,並於1983年初躋身第五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的「十大中文金曲」[1]。
樂曲特徵及評價
以D小調[2]寫成。前奏以管弦樂營造氣勢,到主歌(A1)起則出現中樂器(三弦[2])的撥弦,被指彈出類似於「鬥牛」的節奏[2];接着三弦退下,改以西洋弦樂為主力[3];至主歌再現段「曾想痴愛相伴,一路相依往返」,則加入中樂的敲板[3]—樂評人羅鏘鳴形容「像是單騎奔馳在大漠荒野上[4]」。經過多次主副歌反覆後,全曲在混聲合唱團的詠唱中結束;旋律與編曲一貫雄壯到底,有論者批評沒能跟結尾描寫主角悲劇一面的歌詞配合上[5]。
此外,樂評人黃志華認為顧嘉煇運用了頂真的手法[a],使旋律易於記憶,是他常用的作曲技巧[6]。
歌詞特色及評價
歌詞受到普遍好評,被認為有宋詞遺風[7] [8]。作家陶傑形容《萬水千山縱橫》是黃霑「凝聚了生平功力填出來的」[9]。
風格上,詞評人朱耀偉曾借傳統詩詞理論,即唐代詩評家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中「豪放」一品所狀形容此詞[7]。
取材、主題:有論者認為詞人雖然為了遷就雄壯的樂曲,棄《虛竹傳奇》的主角虛竹不寫,但面對情節人物繁多的《天龍八部》,僅僅選取喬峰一人着筆這一方面,仍體現出他為影視主題曲填詞時善於取捨的優點[5]。
此外,填詞人楊熙引用文學評論家陳世驤關於《天龍八部》(原作)的觀點,認為《萬水》跟前一輯《天龍八部之六脈神劍》的主題曲《倆忘煙水裏》一樣,中心思想都是「冤孽與超度」,但《萬水》是主人翁「帶着思念遠走他方」,跟後者以「抽離、釋放」的態度來應對「冤孽」不同[10]。
修辭文體方面:《萬水》屬於黃霑其中一首文言詞代表作,獲讚揚句式工整、詞采斐然,流露深厚的中文根底[11] [12]。填詞人林夕亦認為選字能「允執中庸」,既不會過於淺薄、陳舊,又不會艱深得令大眾卻步[13]。朱耀偉則稱詞人擅用意象來塑造主角喬峰的英雄形象[14]。黃志華認為人物形象鮮明,筆調有轉折變化[5]。
翻唱版本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註腳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