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萊切省(意大利語:Provincia di Lecce)是意大利普利亞大區的一個省。首府萊切被譽為「南方的佛羅倫薩」。萊切省本身也有「意大利的腳後跟」之稱[1]。該省土地包括了整個薩倫丁半島,而且是阿普利亞大區人口第二的省份,全意大利人口排二十一位的省份。[2]
全省面積2,759平方公里,2012年人口814,495人。下分97市鎮。東北與塔蘭托省和布林迪西省接壤,西臨愛奧尼亞海,東臨亞得里亞海。該省還是著名的旅遊勝地。該省曾為羅馬人、拜占庭希臘人、加洛林人、倫巴第人、阿拉伯人及諾曼人佔領。重要的市鎮有:萊切、加里波利、馬利耶及奧特朗托。重要物產為小麥及玉米。
該省出產的石頭被稱為「萊切石」(Lecce stone),十分柔軟,適於雕塑,用於歷史紀念碑,亦廣泛用於室內裝飾。[3]
聖卡塔爾多自然保護區(San Cataldo di Lecce)坐落在該省。[4]大小阿里米尼湖(Alimini Grande, Alimini Piccolo)都在該省。[1]
該省居民講意大利語和意大利希臘語(Girko language)。
萊切省作為一個行政區劃的來源是拿坡里王國的省份(意大利語:Giustizierato)奧特朗托地省(Terra d'Otranto)。11世紀起,奧特朗托地省領有今萊切省、塔蘭托省、布林迪西省(除法薩諾和奇斯泰爾尼諾外)的土地。那時萊切地區除產橄欖油之外,非常貧窮。[5]萊切地區的居民多移民至巴里省(時為Terra di Bari,管轄面積較今日為大),在那裏的葡萄酒廠工作討生活。[6]到了1663年,奧特朗托地省又管轄了馬泰拉(今屬巴斯利卡塔大區)。奧特朗托地省最早首府是奧特朗托,但在諾曼時期(12世紀),萊切變成了其首府。
意大利統一後,奧特朗托地省變成了萊切省,下分四區:萊切、加里波利、布林迪西和塔蘭托。其分裂在1923年,塔蘭托區改屬伊奧尼亞省。[7]一戰之後,該省經濟狀況惡化,失業率達到了歷史最高點。這種狀況再加上政府軟弱無能,忽視該地,導致了農場僱工起事反抗農場主。農場主被抓住後,被遊街示眾。[8]
中世紀時,穆斯林奴隸在該省的港口轉運販賣至其他地方,當時該省蓄奴狀況非常普遍。[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