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莎拉·貝克韋爾

英国作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莎拉·贝克韦尔
Remove ads

莎拉·貝克韋爾(Sarah Bakewell,1963年[1] 是一位英國作家,居住在倫敦[1]

快速預覽 莎拉·貝克韋爾, 出生 ...

早年生活

莎拉·貝克韋爾出生在英格蘭西南部多塞特郡的沿海市鎮伯恩茅斯,她的父母在那裏經營一家小旅館[1]。她五歲時,全家乘坐露營車穿越印度,旅行了兩年,然後定居澳大利亞悉尼。在那裏,她的父親當書商,母親當圖書管理員。[1] 小時候,她經常寫作,[1] 在書店工作。[2]

貝克韋爾在英國埃塞克斯大學學習哲學[1]。她開始攻讀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的博士學位,後來放棄,搬到倫敦,最初在一家茶包工廠找到了工作。[3]貝克韋爾後來完成了人工智能研究生學位[3]

職業生涯

貝克韋爾在1990年代初開始在倫敦威爾康圖書館(Wellcome Library)擔任古籍部主任期間,重新開始寫作[1]。她在圖書館呆了十年,在那裏她偶然發現有趣的歷史片段和一本小冊子,啟發她寫了第一本書《聰明》(The Smart[3][1]

2002年,她辭掉了工作,專心寫作。2005年,她出版了19世紀丹麥革命家和探險家約爾根·約爾根森(Jørgen Jørgensen)的傳記《英國丹麥人》(The English Dane)。他是在冰島引發革命,擺脫丹麥控制的關鍵人物[1]

從 2008 年至 2010 年,貝克韋爾為英國國民信託擔任稀有書籍的兼職編目員,為英國的歷史書籍進行編目。[1][3] 2010年,她出版了《如何生活》(How to Live),這是關於16世紀散文家米歇爾·德·蒙田的傳記[4]。這本書受到好評,《衛報》稱其為「對大師超凡、熱情洋溢的介紹」[4]這本書受到大西洋兩岸的廣泛好評[5][6][1]。該書榮獲2010年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7]

2016年,貝克韋爾出版了《存在主義咖啡館:自由、存在和杏子雞尾酒》(At the Existentialist Cafe: Freedom, Being, and Apricot Cocktails),這是一本關於存在主義運動及其領袖讓-保羅·薩特西蒙娜·德·波伏娃阿爾貝·卡繆馬丁·海德格爾埃德蒙德·胡塞爾卡爾·雅斯貝爾斯莫里斯·梅洛-龐蒂 的傳記[8]。貝克韋爾年輕時被存在主義運動所吸引,16歲時,她用生日錢買了薩特的小說《噁心[8]。貝克韋爾將這些個人經歷寫入書中。《紐約時報》評論家珍妮特·馬斯林寫道,「作為一個在晚年重讀這些材料的人,她把自己的反應也作為故事的一部分。」[8]存在主義咖啡館》被《紐約時報》列為2016年十佳書籍[9]

貝克韋爾在牛津大學凱洛格學院講授創意寫作[3]

Remove ads

獲獎

  • 2018年獲溫德姆-坎貝爾文學獎(Windham–Campbell Literature Prize)[10]

著作

  • 存在主義咖啡館:自由、存在和杏子雞尾酒》(At the Existentialist Cafe: Freedom, Being, and Apricot Cocktails),2016年,ISBN 978-0-701186586
  • 《如何生活》(How to Live),2010年
  • 《英國丹麥人》(The English Dane),2005年
  • 《聰明》(The Smart),2001年

參考文獻

Loading content...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