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博格·巴赫曼(德語:Ingeborg Bachmann,1926年6月25日—1973年10月17日)是奧地利女詩人和作家。她被認為是20世紀德語文學的主要聲音之一。

快速預覽 英格博格·巴赫曼, 出生 ...
英格博格·巴赫曼
Thumb
出生(1926-06-25)1926年6月25日
奧地利第一共和國克拉根福
逝世1973年10月17日(1973歲—10—17)(47歲)
意大利羅馬
國籍奧地利人
獎項四七社文學獎
1953

格奧爾格·畢希納獎
1964

安東-維爾德甘斯獎
1971
關閉

早年生活和教育

巴赫曼出生於奧地利第一共和國克拉根福,是一個校長的女兒。她在因斯布魯克大學卡爾·弗朗岑斯大學以及維也納大學學習哲學心理學、德國哲學和法律。於1949年在維也納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論文題為《馬丁·海德格爾存在主義哲學的批判性接受》[1]; 她的論文指導教授是維克多·克拉夫特 (Victor Kraft)[2]

faviconfavicon
2 sources

職業

畢業後,巴赫曼在同盟國軍事佔領奧地利的電台「紅-白-紅」擔任編劇和編輯,這份工作使她能夠了解當代文學,也為她提供了可觀的收入,使她能夠從事正常的文學工作。 她的第一部廣播劇由該電台出版。 她的文學生涯因與漢斯·韋格爾英語Hans Weigel(文學家和戰後青年文學的讚助人)以及被稱為「四七社(Gruppe 47)」的文學圈的接觸而得到提升,該文學圈的成員還包括伊爾莎·艾興格爾(Ilse Aichinger)、保羅·策蘭(Paul Celan)、海因里希·伯爾(Heinrich Böll)、馬塞爾·萊希-拉尼基(Marcel Reich-Ranicki)和君特·格拉斯 (Günter Grass)[3]

1953 年,她移居意大利羅馬,隨後幾年的大部分時間與漢斯·維爾納·亨策(Hans Werner Henze) 合作創作詩歌、散文、短篇小說以及歌劇劇本,很快為她帶來了國際聲譽和無數獎項。

1958年結識了瑞士作家馬克斯·弗里施。後者的小說《甘騰拜恩》即是對這段關係的描寫。兩人並未結婚。 1973年9月25日晚,巴赫曼的臥室失火,她被送往羅馬的聖尤金尼奧醫院治療。住院期間她出現了巴比妥類藥物的戒斷症狀,並於10月17日逝世。逝世後葬於安納比施公墓。[4] 巴赫曼的作品主要主題為個人界限,真理的建立以及語言哲學。

faviconfavicon
2 sources

作品

詩集

  • 1953: 《遞延期》
  • 1956: 《大熊座的呼喚》
  • 2000:《我不知道更好的世界》(未出版詩集)

廣播劇

  • 1952:《夢的商店》
  • 1955: 《蟬》
  • 1959:《曼哈頓的好上帝》

短篇小說集

  • 1961:《第三十年》
  • 1972:《同步/通向湖的三條道路》

小說

  • 1971 《瑪麗娜》

參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