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行政區劃按兩個層次劃分:行政區(芬蘭語:maakunta,瑞典語:landskap)層次和市鎮(芬蘭語:kunta,瑞典語:kommun)層次。2021年芬蘭劃分為19個行政區和309個市鎮[1]。
為了統計和行政管理的方便,這19個行政區又被組合為「地方管理局」(芬蘭語:Aluehallintovirasto)的7個行政管理區。芬蘭全國又劃分為17個「企業交通環保中心」(芬蘭語:ELY-keskus,ELY中心)[2]。同時芬蘭又劃分為13個選區[3]。
行政區劃歷史
芬蘭省份(芬蘭語:lääni,瑞典語:län)是自17世紀以來直至2009年底的芬蘭一級行政區劃。省政府是中央政府來管理省份的派出機構。省份之下的地方行政是縣(芬蘭語:kihlakunta,瑞典語:härad)。例如法官和人口登記官的權利範圍在縣一級。
芬蘭歷史性省份通常是按瑞典統治時期的後期的城堡領地來劃分的。另一個劃分的依據是人們約定俗成的劃分以及芬蘭各個「部落」的不同文化特徵來劃分的。芬蘭的歷史性省份有奧蘭、海梅(或稱塔瓦斯蒂亞)、卡累利阿、拉普蘭、波赫揚馬(或稱奧斯特羅波的尼亞)、薩塔昆塔、薩沃(或稱薩沃尼亞)、新地及芬蘭本部。
2010年成立了「地方管理局」和「企業交通環保中心」(ELY中心)。以前的勞工中心、區域性的環保中心、公路局、省政府的交通和教育機構及海事局的行政任務轉交給這兩個機構。[2]
從1934年起、特別是在2010年代間芬蘭合併了很多市鎮。合併的原因通常是經濟和功能上的原因,當然同時也有區域政治上的原因[5]。以前市鎮被組合成70個次區(芬蘭語:seutukunta,瑞典語:ekonomisk region),但在2014年的正式行政區劃中去除了這一層劃分。
行政區
芬蘭共劃分為19個行政區,其中人口最少的為奧蘭(27 817人),最多的為新地區(1 429 202人)。面積最小的也是奧蘭(1552.57平方公里),而面積最大的則為拉普蘭區(92 664.60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最小的為拉普蘭區(1.98人/平方公里),最大的為新地區(223人/平方公里)。
芬蘭是人口密度較小的國家,其五百四十萬居民大多數居住在芬蘭的南部和中部。
市鎮
芬蘭市鎮是芬蘭地方行政的單位。根據芬蘭2000年修訂的憲法第121條規定,「芬蘭劃分為市鎮,其行政管理應該基於市鎮居民的自治」[6]。市鎮有徵稅的權利。
中央政府通過地方管理局(芬蘭語:Aluehallintovirasto)來監督市鎮的事務運作。芬蘭所有的市鎮也組成「芬蘭市鎮聯盟」來協調和維護市鎮的利益。
根據法律規定,市鎮如果覺得其滿足對城市社區所規定的一些要求,它可以使用「城市」的稱呼[7]。現今市鎮和城市在法律上無任何區別。在以前城市地位是有君王來授予的,城市地位在法律上有所不同。
2021年初時芬蘭有309個市鎮,其中107個市鎮使用「城市」的稱呼[1]。市鎮通常再劃分為市區、小區或村莊。在同一市鎮裏可能使用不同的郵政編碼。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