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福花科的一属植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蘆薈屬(學名:Aloe)原產於地中海、非洲,為阿福花科獨尾草亞科百合科的多年生草本、多肉植物,有300多種,加上還有為數不少,恐怕多達五百多種以上,主要分佈於非洲等地。蘆薈屬植物也多為農業和醫藥用途所種植,頗受大眾喜愛,主要因其易於栽種,為花葉兼備的觀賞植物。而當中具有藥用價值的蘆薈屬植物主要有:
蘆薈屬 | |
---|---|
《科勒藥用植物》(1897), Aloë succotrina | |
科學分類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單子葉植物 Monocots |
目: | 天門冬目 Asparagales |
科: | 阿福花科 Asphodelaceae |
亞科: | 阿福花亞科 Asphodeloideae |
屬: | 蘆薈屬 Aloe L., 1753 |
異名 | |
|
蘆薈屬植物有短莖;葉常綠,肥厚多汁,邊沿疏生有刺,葉片長而尖,長達15至40公分,厚有1.5公分,草綠色;夏秋開花,總狀花序從葉從中抽出,高達60至90公分,其中花序長達20公分,上有疏離排列的黃色小花;蒴果種子多數,不同的種之間的形狀差異較大。
本屬包括以下物種:[1]
除被列入附錄Ⅰ的所有種均被列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二的物種,被限制出口及貿易。翠葉蘆薈(Aloe vera)未被列入附錄。
味苦性寒,清肝熱、通便、殺蟲;此外還用於頭痛、大便秘結、小兒驚癇、疳瘍癤腫、燒燙傷、癬瘡、痔、萎縮性鼻炎、瘰、肝炎、膽道結石、濕癬等。但眾多品種之中,只有數個品種可作食用或外用,其中藥用價值最佳的品種為翠葉蘆薈(Aloe Barbadensis,又名Aloe Vera)。
蘆薈屬植物的葉片中含有超過二百種化合物,當中包括有20種礦物質、18種氨基酸、12種維生素及其他各種不同的養分,包括多種黏多醣、脂肪酸、蒽醌類及黃酮類化合物、糖、活性酶等。蒽醌類又名安特拉歸農綜合體(Anthraquinone complex),有消毒殺菌的功效,主要存在於汁液裏。
蘆薈屬植物的表皮含有蘆薈素,其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為蘆薈苷。蘆薈苷通常被認為是具有瀉下作用、被用於瀉藥的成分,但實際上蘆薈苷在人體內與腸道菌群作用產生蘆薈大黃素,蘆薈大黃素通過刺激大腸蠕動產生較強的瀉下作用、令服用者腹瀉,因此蘆薈必須去皮食用,且一次食用量不可過多。強烈的腹瀉會誘發孕婦產生假性宮縮,嚴重且頻繁的假性宮縮會誘發真宮縮,從而有可能引起孕婦流產,故孕婦不宜食用。
蘆薈屬植物內部的膠狀物體不可食用[來源請求]。它們的製造是舒緩曬傷,減少炎症,滋潤,減輕瘙癢,並治療各種其他皮膚問題的護膚產品。
蘆薈屬植物能夠當成收斂劑、潤滑劑,可抗黴菌、細菌及病毒。應用於燒傷、創傷的癒合與刺激細胞再生等方面。內服可以幫助降低膽固醇、減少因放射治療而導致的發炎反應、增加血液循環不良之人末梢血管的增生、和緩和胃部刺激狀態、幫助癒合及作為緩瀉劑。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