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船頜翼龍屬(屬名:Scaphognathus)又名管頜翼龍、桶頜翼龍或掘頜翼龍,是翼龍目的一屬,生存於侏羅紀晚期的德國地區。牠們的翼展約1公尺。掘頜翼龍屬於喙嘴翼龍科,與本科其他屬相比,船頜翼龍擁有較寬廣的嘴部,與較短的翼與尾巴。
在1831年,德國古生物學家奧古斯特·戈德弗斯研究掘頜翼龍的第一個化石[1],他當時將這個缺乏尾巴的標本,歸類於翼手龍的新種,粗喙翼手龍(Pterodactylus crassirostris),種名在拉丁文意為「胖的口鼻部」[2]Physically it was very similar to Rhamphorhynchus, albeit with notable cranial differences.[2]。這個不完整標本發現於德國巴伐利亞州的索倫霍芬(Solnhofen)地層,是個成年個體,翼展約3呎。
在1858年,約翰·瓦格納(Johann A. Wagner)發現第二個標本後,發現尾巴的存在,因此發現這種動物的外形類似喙嘴翼龍類。第二個標本比較完整,但翼展只有約20吋,只有部分骨頭硬化,因此不是個成年個體[2]。粗喙翼手龍曾經多次改歸類於獨立屬,Pachyrhamphus、Brachytrachelus,但已有其他動物優先使用這些名稱。在1961年,約翰·瓦格納將其建立為新屬,模式種是粗喙掘頜翼龍(Scaphognathus crassirostris),屬名意為「船形的頜部」,意指牠們的鈍口鼻部。
目前已發現三個掘頜翼龍的標本,都發現於巴伐利亞州的索倫霍芬地層[2],地質年代屬於侏儸紀晚期的啟莫里階[3]。在外形上,掘頜翼龍非常類似喙嘴翼龍,但兩者的頭顱骨有不同特徵[2]。
掘頜翼龍具有比例較短的頭顱骨,長4.5吋,口鼻部前段較鈍,眶前孔較大[2]。牙齒較為垂直,而非傾斜。根據早期研究,掘頜翼龍的上頜有18顆牙齒、下頜有10顆牙齒[2]。在2004年,克里斯多佛·班尼特(Christopher Bennett)研究第三個標本,發現上頜只有16顆牙齒;過去可能把替換用牙齒算進去,才變成18顆牙齒[4]。
在2011年,科學家比較翼龍類、現代鳥類與爬行動物的鞏膜環大小,提出掘頜翼龍可能屬於晝行性動物,而喙嘴翼龍、梳頜翼龍可能是夜行性動物;掘頜翼龍可能是為了避免與以上物種爭奪相同食物來源,而錯開活躍時間[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