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舌狀岩屑坡(Lobate debris aprons)是火星上的地質特徵,由懸崖下的岩屑堆所組成,被海盜號軌道飛行器首次發現[1][2]。這些特徵具有凸起地形並依附於懸崖或陡崖的緩坡,表明岩屑流所塌落的源頭峭崖。此外,就像地球上的石冰川一樣,舌狀岩屑坡可以顯示地表線理[3]。
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的淺表探測雷達接收到來自舌狀岩屑坡頂部和底部的強烈反射波,這意味着該物體大部分是由純淨的水冰構成(位於兩束反射波之間)[4]這也是希臘平原中的舌狀岩屑坡為覆蓋着一層薄岩層冰川的證據[5][6][7][8][9]。此外,雷達在都特羅尼勒斯桌山群(Deuteronilus Mensae)的研究顯示,該地區所有勘查過的舌狀岩屑坡都含有冰[10]。
鳳凰號着陸器的勘測和火星奧德賽號從軌道的研究表明,在遙遠的南北高緯度區,冰凍水就保存在火星地表下面。當氣候變化時,大部分的冰都以雪的形式沉積下來[11]。而在舌狀岩屑坡中發現的水冰的表明,在低緯度地區也能找到水。未來火星定居者將能夠利用這些冰層,而不必前往更高緯度地區。與其他火星水源相比,舌狀岩屑坡的另一項主要優勢是,它們可以很容易地從軌道上發現並確定位置。
下圖所示為位於北緯38.2度的佛勒格拉山舌狀岩屑坡,鳳凰號着陸器降落在北緯68度,因此在舌狀岩屑坡中水冰的發現極大地擴大了在火星上輕鬆獲取水冰的範圍[12]。在火星赤道附近着陸要容易得多,因此離赤道越近的水資源對移民定居者越有利。
一些水道的底表顯示出溝脊狀的紋理,似乎是被水流沖刷的障礙物;這些特徵被稱為線狀底表沉積或線狀谷底沉積(LVF)。與舌狀岩屑坡一樣,它們被認為也富含冰,地球上的一些冰川也顯示出這樣的特徵。
有人認為,線狀底表沉積始於舌狀岩屑坡[13][14],通過追蹤舌狀岩屑坡特有的彎脊路徑。研究人員已開始相信,它們伸直後就形成了線狀谷底沉積脊[15][16][17][18]。線狀底表沉積和舌狀岩屑坡通常都顯示出一種奇特的表面結構,叫做腦紋地形(brain terrain),因為它看起來像人腦的表面[19]。
魯爾谷,下圖顯示了這些沉積物[20],有時,帶線狀的底表沉積物顯示出V形圖案,進一步提供了運動的證據。以下由高解像度成像科學設備拍攝的魯爾谷照片展示了這些圖案。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