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八景,指的是臺灣的八大景色,隨着時代而有所變遷。
清代
在清代,1696年(清康熙35年)的《臺灣府志》中,就有臺灣八景的描述。那時選出來的八景分別是:
- 安平晚渡:安平位於昔日鳳山縣境,即今臺南市安平區。
- 沙鯤漁火:沙鯤為位於昔日鳳山縣境臺江內海上的七個海上沙洲,分為稱為「一鯤鯓」至「七鯤鯓」,即今臺南市安平區與南區的海岸地帶。
- 鹿耳春潮:鹿耳指鹿耳門,位於昔日臺灣縣境,即今臺南市安南區鹿耳門一帶。
- 雞籠積雪:地點有寒冬可能下雪的七星山與大屯山,以及下雪機會極小的雞籠山(今新北市基隆山)、大雞籠嶼(今基隆市和平島)、彰化縣等不同說法,2016年基隆再現雪景,證實古人所見風景,1696年正處於小冰期中[1][2]。1893年1月東亞寒潮是最後一次臺灣平地下雪事件。
- 東溟曉日:東溟位於昔日諸羅縣境,實際地點不詳,疑似文人為求與「西嶼」對仗的想像之作。
- 西嶼落霞:西嶼位於昔日臺灣縣境,即澎湖群島的漁翁島。
- 斐亭聽濤:斐亭位於昔日臺灣府城(今臺南市)臺廈道衙署後院,為高拱乾所建。
- 澄臺觀海:澄臺位於昔日臺灣府城(今臺南市)臺廈道衙署後院,為高拱乾所建[3]。
由於當時臺灣已開發的地方不多,因此取景也自然而然地受到限制,大部分景色均位於今臺南市附近。以今日的觀點而言,實難以代表全臺灣的景色分佈狀況。
1747年(乾隆12年)《重修臺灣府志》中有「臺灣𨛦治八景圖」,與前述的八景相同,是臺灣八景最早的圖繪表現[4]。
1752年(乾隆17年)《重修臺灣縣志》中有「臺邑八景」:
日治時代
1913年10月31日的臺灣日日新報為慶祝天長節,當日特刊分別以四個版面刊登了八張「臺灣八景」風景寫真,包括:「合歡旭日」、「南岬月明」、「新高倒影」、「珠潭浮嶼」、「關渡歸帆」、「東海石屏」、「旗後落霞」、「北島觀潮」[4]。
1927年(昭和二年)5月29日,臺灣日日新報社仿效大阪每日新聞社、東京日日新聞社的「日本新八景」讀者票選活動,透過民眾投票方式,舉行臺灣新八景募集[5]。第一階段的參加總票數高達三億五千九百多萬票,之後由第二階段交給審查委員(包含木下信、井手薰、石黑英彥、林熊光、小原時雄、尾崎秀真、加福均三等人),審查基準為:一、為臺灣景色,有特色者。二、規模不小者。三、交通便利以利將來可能的施設。四、考慮史跡及天然記念物。五、考慮亙全島地理的分佈[6]。8月25日審查委員於臺灣鐵道飯店討論,最後8月27日於報紙上公佈選出的「八景」、「十二勝」與「二別格」[7][4][8][9][10]。 所選出的臺灣八景如下:
另有一說選出的臺灣八景為:[來源請求]
票選出的臺灣十二勝為:
中華民國時期
1953年,中華民國臺灣省政府重新制訂臺灣八景如下[12]:9:
2005年,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有鑑於景色隨着時空變換而不復舊貌,因此重新票選出臺灣八景如下:[13]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