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軟件社群是一種非正式的說法,指自由軟件的用戶和開發者,也指自由軟件運動的支持者[1]。讓一些自由軟件社群成員非常沮喪的是,這一運動有時被認為是開源軟件社群[2]。Linux社群是自由軟件社群中的一個小組。

歷史

自由軟件運動開始於1983年,該社群的用戶多是研究人員和電腦程式設計師。

1990年代晚期,當自由軟件變得更加易用,很多公司成為自由軟件的用戶、經營商和開發者。

聯絡結構

多數聯繫通過互聯網上的郵件列表、wiki和討論區,有些經過討論完成。這也可以被看作是軟件開發模式的廣泛應用。

自由軟件社群參與的著名網站有Slashdot、LWN和Newsforge,儘管這些網站並非完全由自由軟件社群使用。

討論組包括GUADEC、Akademy自由及開源軟件開發者歐洲會議、FISL、LinuxTag、linux.conf.au和LinuxWorld Conference and Expo。

識別特徵

一些價值觀幾乎是共有的——這包括對於技術問題的公開討論偏好以及反對軟件專利DMCA的一部分。

爭論

一些爭論在激烈的「信仰戰爭」,例如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初的技術爭論,遍及Emacs和Vi/Vim中哪個文字編輯器更好,甚至是GNU EmacsXEmacs相比,哪個版本的文字編輯器更好。

其他爭論存在過於命名。這可能出現在由於在歷史精確性上不同的觀點、哲學背景或認可,比如對自由軟件替代說法和GNU/Linux命名爭論。還可能因為商業模組和商標使用的爭論,就像對Debian還是Mozilla命名的爭論。

公司進入團體

由於一些像LinuxApache HTTP ServerMozilla FirefoxOpenOffice.org自由軟件的成功,很多公司開始與自由軟件社群互動。困難包括對自由軟件協定的選擇,和對哪些軟件將被選擇作為自由軟件釋出。

一個比較成功地進入自由軟件社群的例子是太陽電腦2000年7月19日在GNU較寬鬆公共許可證下對StarOffice的釋出,和在這個基金會繼續對OpenOffice.org的開發。[3]由於當時沒有成熟的辦公套件,這個行動被該社區熱情地接受。Sun對這個社群偏愛的協定的使用也是受歡迎的,因為這個協定允許原始碼與其他項目共用。

一個更難以進入的例子是Real Networks。Real Networks創造了自己的協定,只釋出了他們軟件套件的一部分。最值得注意的是,編解碼器——觀看RealVideo的檔案——沒有釋出。

參考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