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国安徽省合肥市下辖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肥西縣,位於中國安徽省合肥市區之西,由省會合肥地級市下轄。肥西位於安徽省中部,省會合肥市區西南。常住總人口約97萬人,縣人民政府駐上派鎮人民西路政務大樓。
此條目或許過多或不當使用受版權保護的文字、圖片及多媒體檔案。 (2012年3月31日) |
肥西境內很早就有人類活動,共有新石器晚期人類居住遺址4處,商、周時期人類遺址100多處。商、周時期,肥西為「淮夷」之地。西周時,縣境北邊有「虎方」,南面有「群舒」部落,西邊有「六」國。春秋時期,肥西為吳、楚交爭。戰國時屬楚國。
秦化分天下為三十六郡,肥西屬九江郡。漢初,肥西先後屬英布的九江王國(都六,今六安),劉長、劉安的淮南王國(都壽春,今壽縣)。公元前122年(武帝元狩元年),分天下為十三州,淮河以南屬揚州;淮南王國廢,設九江郡;郡下設縣,肥西東南部屬合肥縣、西北部屬成德縣。東漢,劉秀封堅鐔為合肥侯,肥西分屬合肥侯國和成德縣。三國時,合肥、成德二縣屬魏國淮南部,魏揚州刺史駐合肥。西晉,合肥、成德縣皆屬揚州淮南部。東晉,成德縣廢,其他分入壽縣、合肥縣,肥西全屬合肥縣。南北朝時,江淮間為南北政權反覆爭占,歸屬屢變,但肥西主要屬南朝。隋代,肥西屬廬州。唐初,改廬江郡為廬州;627年(貞觀元年),全國分十道,廬州屬淮南道;742年(天寶元年),又改廬州為廬江郡;758年(乾元初年),復改郡為州。合肥縣屬之。肥西屬合肥縣。五代十國時期,肥西先後屬吳、南唐、後周。肥西縣宋代,肥西隸淮南道,後改為淮南路。1072年(熙寧五年),淮南路分東、西兩路,肥西屬淮南西路,隸於保信軍節度使(駐合肥)。肥西有段寨、山南、新倉三鎮。南宋時,淮西制置使駐廬州,肥西屬之。元代,初置淮西總管府於合肥,不久改為廬州路,隸屬於淮西江北道。後創行省,廬州路屬河南江北行省,肥西有長城鎮(今長鎮)巡檢司,至明代裁撤。明代,梁縣(在今肥東縣境內)併入合肥縣。合肥初置江淮行省,後撤,領於南直隸(南京)。肥西屬合肥。清初,廬州府合肥縣隸於江南省(駐南京),1667年(康熙六年)分置安徽省。合肥縣隸之。1771年(乾隆三十六年)肥西設官亭巡檢司轄西鄉,青陽巡檢司轄南鄉。
中華民國:1912年(民國元年),撤廬州府,合肥縣直屬安徽省(駐安慶)。1915年設道,合肥屬安慶道,1929年撤道。1933年設行政專員督察區(簡稱專區),合肥縣屬三專區。1938年6月,合肥縣被日軍侵佔,縣政府遷至肥西潛山鄉鴿子籠圩子。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縣政府遷回合肥城內。安徽省政府也從大別山遷駐合肥。
1948年12月底,肥西民主縣政府在楊新圩(今江夏鄉境)成立,肥西建縣,屬中共皖西三地委領導。1949年1月初,肥西民主縣政府移駐農興小梁崗、周新圩。1949年4月,成立皖北行署(省級)駐合肥市。肥西民主縣政府改稱肥西縣民主政府,直屬皖北行署。6月,縣民主政府移駐上派河鎮。另外,三河鎮自1949年1月解放後設市(縣級),屬巢湖專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0月,肥西縣民主政府改稱肥西縣人民政府。1950年,肥西縣隸屬皖北行署巢湖專區;4月,三河撤市設區,併入肥西。1952年2月,肥西縣改屬皖北行署六安專區。1952年8月,皖南、皖北行署合併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肥西縣隸屬安徽省六安專區。1958年9月,肥西縣劃屬合肥市。1961年4月,肥西縣又歸劃六安市專區。1983年7月,肥西縣復屬合肥市轄。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肥西縣常住人口為967508人。[2]
肥西為較具實力的縣市之一,其綜合實力2019年位居安徽省各縣(市)的第二位,在2019年中國百強縣排名第66名[3],2021年全年生產總值(GDP)1018.68億元[4]。
肥西位於安徽省中部,省會合肥市區西南,隔巢湖與縣級巢湖市相望,西與六安市接壤,南沿豐樂河與舒城縣和廬江縣為鄰,北抵壽縣和長豐縣,地跨江淮流域之間,臨淝水之南,濱巢湖西岸。
縣境西寬東窄,南北長55公里,東西寬64公里;總面積2168平方公里,其中長江流域1583平方公里 ,淮河流域585平方公里;另有巢湖水面100平方公里。
肥西縣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季風氣候顯著,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光照充足,無霜期較長。雨量:歷年平均為986.6毫米。日照:歷年平均為1749.5小時。無霜期:歷年平均為232天。氣溫:歷年平均為15.8℃。
肥西四季氣候:
按氣象學標準劃分:本縣春、秋季分別始於3月26日和9月21日,候平均氣溫在10℃~22℃之間;夏季始於5月26日,氣溫大於22℃,冬季始於11月16日,氣溫小於10℃。冬季最長,持續130天左右;夏季較長,持續118天;春秋季最短,各持續60天左右。
春季:入春以後氣溫回升較快。冷暖空氣互為爭強,天氣冷暖多變,雨水增多。3月下旬到清明節(4月5日前後),常有低溫陰雨天氣出現。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2℃初日多年平均為4月8日。春季雨量:歷年平均151.6毫米,占年雨量的14.9%。
夏季:初夏氣候溫和,氣溫不斷升高,雨水逐漸增多。盛夏七、八月間,氣候變化無常,一天中氣溫相差可達7.5℃。極端最高氣溫個別年份可達到39.6℃,絕大多數年份最高氣溫在36℃~38℃之間。夏季雨量:多年平均為568.9毫米,占年雨量的55.7%,常有暴雨、大風、乾旱等災害性天氣。
秋季:短暫,僅50多天。大氣逐漸受乾冷空氣控制,氣溫逐漸降低,雨水不斷減少。北方較強冷空氣不時南下。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20℃的終日為9月18日。秋季雨量:歷年平均122.7毫米,佔全年降雨量的12.0%。
冬季:處於北方冷空氣控制下,氣溫寒冷,天氣晴朗乾燥,雨雪量少,偏北風佔優勢。1月份氣溫為全年最低,平均2.9℃;最低氣溫多數年份在-6℃到-10之間。冬季降水量:多年平均177.7毫米,占年平均降水量的17.4%;月平均降水量為全年最少。
有丘陵崗地、低山殘丘、河湖低洼平原三種地貌。
磚瓦用粘土礦產地,肥西縣有57處,查明資源儲量5185.35萬噸,占合肥地級市全區資源總量42.96%。
優質礦泉水產地5處,皆為小型礦泉水,鍶、偏矽酸雙項達標,水化學類型為HCO3-Ca,Na型,占合肥地級市全區開採資源總量的31.87%。
·清同治年間創肥西書院。1940 年,創辦了最早的兩所中學——肥西(聚星)、肥南(三河)中學
·全縣現有中小學生近11萬人,在職教師6455人,退離休教師2195人。全縣小學181所,教學點28個,32所學區中心學校,初中25所,10所九年一貫制學校,高中3所,1所省級示範高中(肥西中學),2所市級示範高中(農興中學、山南中學),6所職業高中,其中1所為國家級重點職業高中(金橋職高),1所五年制師範(肥西師範),1所聾人學校。全縣公辦幼兒園21所,其中高劉鎮中心幼兒園是合肥市農村示範園。民辦學校54所,其中民辦高中4所、民辦初中2所,民辦職業中專1所,民辦幼兒園35所。
該線路為南北線型,也是合肥公交公司首條由市區通向肥西縣城的公交線路,可通達合肥市的中心城區,即四牌樓商圈附近。客流走向主要以縣城前往市區核心區購物和上班或換乘前往北部組團的客流為主,長途客流較為密集,全線為18米通道車。
該線路為西南-東北線型,可通達合肥南站附近和合肥市的南部組團。客流走向主要以往返車站和縣城、前往南部組團上班和在南部組團換乘前往瑤海區的客流為主。長途客流較為密集,且有明顯的時段差異。全線為12米大型車
該線路為南北線型,可通達合肥市政府附近和合肥市的經開區與政務區。客流走向主要以縣城前往政務區、經開區辦事上班、前往西南組團換乘前往市區其它地方的客流為主。中長途客流較為密集,且有明顯的時段差異,但總體客流量不大,為12米長大型車和8米長中型車混搭線路。
該線路為東北-西南線型,可通達合肥客運南站附近和合肥市的南七商圈。客流走向主要以縣城和西南組團前往南部組團換乘前往市區其它地方的客流為主。短途客流較為密集,總體客流量不大,為12米長大型車線路。
該線路為東-西線型,可通達紫蓬山。客流主要以紫蓬山遊客、當地居民往返合肥工廠通勤、周末節假日紫蓬山附近大中專及中學學生往返市區為主。
肥西縣也成立了公交公司,具體線路如下。
線路自始發站芮祠小區發車,途經站前路、翡翠路、上小路、蘇崗路、湖東路、創新大道(TCL)、橋灣路、文山路、繁華大道,終點站華南城。
上派鎮、三河鎮、官亭鎮、山南鎮、花崗鎮、紫蓬鎮、桃花鎮、豐樂鎮、高店鎮、銘傳鄉、柿樹崗鄉、嚴店鎮、安徽肥西經濟開發區和紫蓬山管委會。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