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傑靈女子中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聖傑靈女子中學

聖傑靈女子中學(英語:St. Catharine's School for Girls ,或簡稱SCSG、St. Cat)是一所位於香港觀塘區半山的基督教英文女子中學,由聖公會創辦,是觀塘區其中一間最早設立的英文中學。聖傑靈校名取自生長在埃及亞歷山卓的女聖人聖傑靈,亦寄喻「人傑地靈」的意思。[1]

快速預覽 聖傑靈女子中學 St. Catharine's School for Girls, 地址 ...
聖傑靈女子中學
St. Catharine's School for Girls
地址 香港九龍觀塘區觀塘鱷魚山康利道26號
類型津貼中學
宗教背景基督教
隸屬聖公宗(香港)中學委員會有限公司
創辦日期1968年11月25日
聖傑靈紀念日
首任校長班佐時牧師
學區觀塘區
校長關智權先生
副校長張翠玉女士、羅雲輝先生、麥均誥先生
性別女校
語言英語
校訓勇敢、溫婉、誠懇
Brave, Gentle, Sincere
級社  Dorcas
  Martha
  Mary
  Phoebe
  Priscilla
  Ruth
電話號碼(852) 23456481
傳真號碼(852) 27902381
學校網址http://www.scsg.edu.hk
地圖
關閉

歷史

大事年表

  • 1965年:政府接觸何明華會督,商討於觀塘區籌辦一所女子中學。學校選址樂意山(亦稱鱷魚山)。
  • 1968年:開辦五班中一,分別為文、理、商、工及職訓五科。
  • 1969年:校舍正式啟用。港督戴麟趾爵士光臨主持校舍的啟用儀式。
  • 1972年:第一屆學生會成立。
  • 1975年:第一屆樂意日(Fun Fair)舉行,自此成為一年一度的傳統校園盛事。
  • 1978年:學校小聖堂啟用,白約翰會督主持開幕儀式。
  • 2002年:歷時三年的校舍擴建工程完成,八層高的新教學樓(Block C)正式啟用。
  • 2003年:創校三十五周年,成立校史館。
  • 2005年:學校小聖堂完成翻新。
  • 2006年:獲政府優質教育基金撥款,新設英語角、雅悅軒、多媒體學習室、創意媒體中心及健身室等特別學習室。
  • 2008年:創校四十周年,連接禮堂及主教學樓的姬達坊舉行命名儀式。
  • 2013年:創校四十五周年,舉辦校慶感恩崇拜。
  • 2018年:創校五十周年,舉辦連串慶祝活動,包括校慶感恩崇拜、校慶金禧音樂劇、校慶音樂會、城門河步行馬拉松等,並於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舉辦校友聚餐。同年,葉禮學生中心啟用。
  • 2021年:校本資優課程Apex計劃啟動。
  • 2022年:創科教室STEAM Room啟用,並舉辦第一屆STEAM for Girls傑靈盃:小學AI智能挑戰賽。
  • 2023年:創校五十五周年,舉辦校慶感恩崇拜及校慶音樂會。
  • 2024年:學校創立醫學會,培育僕人領袖。

歷任校監

  • 張志明牧師(The Revd. Dr. Eric Chong Chi Min,1993 - 2000、2003-2004)
  • 王鳳儀律師(Ms. Wong Fung Yi,2000 - 2003)
  • 歐陽兆基牧師(The Revd. Tony Au Yeung Siu Kei ,2004 - 2019)
  • 倪錫水先生(Mr. Ngai Sik Shui ,2019 – 現在)

歷任校長

  • 班佐時牧師(The Revd. Dr. Joyce M Bennett,O.B.E.,1968 - 1983)
  • 劉李國建女士(Mrs. Lau Li Kwok Kin, Clara,1983 - 1994)
  • 申龐得玲博士(Dr. Sun Pong Tak Ling,1994 - 2008)
  • 香玉梅女士(Ms. Heung Yuk Mui,2008 - 2024)
  • 關智權先生(Mr. Kwan Chi Kuen,2024 - 現在)

校訓及宗旨

校訓
  • 勇敢、溫婉、誠懇(Brave, Gentle, Sincere)
宗旨
  • 循循善誘,進德展才,琢玉成器,造就人材(To deliver quality education to students, making them virtuous, all-round and knowledgeable.)

班制和社堂

班制及班名由來 1968年九月,學校開設五班中一,第一任校長班佐時牧師認為,若是將五班的命名由一甲順次稱至一戊有欠周詳,因為甲至戊這種帶有等級差別性質的稱謂,容易令人誤以為班級的編制是以學生成績之優劣作為劃分的標準,因此,班佐時牧師從新約聖經中選取了五位可作為同學們良好典範的女性,以她們的名字為班社命名。這些名字分別為:

  • 馬利亞Mary:專心聆聽主道
  • 馬太Martha:精通廚藝,認真接待主耶穌
  • 多加Dorcas:擅長縫製衣服,樂於賙濟窮人
  • 百基拉Priscilla:熱心教會事工
  • 菲比Phoebe:教會執事,熱心助人

在創校的第十年(1977-78年),加開了兩班浮動班級,分別以舊約中的女性拿俄米Naomi和路得Ruth命名。1987年,Naomi班取消。

  • 路得Ruth:身為外邦人卻願意跟隨離鄉多年的奶奶拿俄米Naomi返回希伯來族,侍親至孝
  • 拿俄米Naomi:路得的奶奶,處處為路得設想

2009-2010學年開始,由於課室不敷應用,中一改為5班,分別為 Dorcas、Martha、Mary、Phoebe、Priscilla,Ruth班取消。2014-2015學年,完成班級調整,中一至中六每級均設5班。

社堂 現時社別共有6個,分別為Dorcas、Martha、Mary、Phoebe、Priscilla、Ruth。

聯課活動

學術及宗教
  • 英文學會 English Society
  • 英文辯論學會 English Debating Society
  • 英文演講學會 Toastmaster Society
  • 英語戲劇學會 English Drama Society
  • 歐洲語言學會 European Languages Society
  • 日文學會 Japanese Society
  • 韓文學會 Korean Society
  • 中文學會 Chinese Society
  • 中文辯論學會 Chinese Debating Society
  • 普通話學會 Putonghua Society
  • 雅悅軒文化小組 Chinese Literature & Culture Society
  • 數學學會 Mathematics Society
  • 歷史及考古學會 History & Archeology Society
  • 科學學會 Science Society
  • 聖傑靈團契 St. Catharine's Fellowship
醫學及創科
  • 醫學會 Medical Club
  • STEAM學會 STEAM Society
  • 創客及機械人學會 Maker and Robot Society
  • 3D建模學會3D Modeling Society
  • 資訊科技學會 Information & Technology Union
  • 數碼藝術及宣傳學會 Digital Art & Publicity Club
  • 健康小組 Health Club
藝術及體育
  • 管弦樂團 Orchestra
  • 弦樂小組 Strings Society
  • 合唱團 Choir
  • 音樂學會 Music Society
  • 音樂欣賞學會 Music Appreciation Society
  • 樂器班 Musical Instrument Classes
  • 美術學會 Art Club
  • 戲劇學會 Drama Club
  • 舞蹈學會 Dance Society
  • 羽毛球學會 Badminton Club
  • 體育學會 Sports Society
  • 跳繩學會 Cat'z Jump Club
  • 乒乓球學會 Table Tennis Club
服務
  • 學生會 Student Union
  • 傳媒學會 News & Media Society
  • 聖約翰救傷隊 St. John Ambulance Brigade Youth Command
  • 香港青年獎勵計劃 The Hong Kong Award for Young People
  • 女童軍 Girl Guides
  • 少年警訊 Junior Police Call
  • 公益少年團 Community Youth Club
  • 綠色小組 Green Society
  • 訓導組 Discipline Team
  • 輔導組 Guidance Services Team.
  • 圖書館學會 Library Club
  • 德育及公民教育學會 Moral and Civic Education Society
  • 升學就業輔導學會 Careers Guidance Society
興趣
  • 手語學會 Sign Language Club
  • 美容化粧學會 Beauty Club
  • 寶石鑑賞學會 Gemstones Appreciation Club
  • 桌上遊戲學會 Board Games Club
  • 攝影學會 Photography Club
  • 手工藝學會 Handicraft Club
體育校隊
  • 手球校隊 Handball Team
  • 籃球校隊 Basketball Team
  • 羽毛球校隊 Badminton Team
  • 乒乓球校隊 Table Tennis Team
  • 跳繩校隊 Cat'z Jump Team
  • 足毽校隊 Shuttlecock Team
  • 游泳校隊 Swimming Team
  • 排球隊 Volleyball team

出版刊物

學生表現

公開考試

  • 2009年,該校學生在會考考獲9A成績。
  • 在2022至2024年三年間,約有20%中六畢業生獲得與醫學、護理、生物科技及健康護理等相關學科取錄,包括醫科、放射治療及物理治療等。
  • 2024年文憑試科技與生活(服裝、成衣與紡織)科中,全港所有考獲5**的學生均來自該校。

創新科技

  • 2021-22年度,該校在香港綠色環保科技創作比賽中獲得冠軍、亞軍及最佳創意獎。[3]
  • 2022-23年度,該校在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STEM/AI挑戰賽決賽獲得總冠軍。[4]
  • 2023年,該校學生參與第六屆香港光雕節,結合創科及美術,獲得傑出企業家大獎、先驅NFT企業家獎、最佳光雕裝置藝術獎及觀眾投票最佳美術大獎。[5]
  • 2022-24年,該校連續兩年在中華文化保育元宇宙創作大賽中獲得冠軍。[6]

學術

  • 2021-22年度,該校英文辯論校隊在香港中學校際辯論賽英文組總決賽冠軍。
  • 2024年,該校中六中史科學生在理大全港中國歷史論文比賽中獲得冠軍。[7]
  • 2022-24年度,該校學生連續兩年在中學生閱讀報告比賽高中中文組,分別獲得冠軍及亞軍。[8]

服務

  • 2017年,該校學生獲選為全港聖約翰救傷隊少青團的最佳隊員。[9]
  • 該校聖約翰救傷隊在少青團比賽中,多次獲得隊際及個人獎項。其中,2023-24年度,該校在港島及九龍少青團週年隊際比賽,獲得急救比賽及步操比賽兩項冠軍。另外,2019-20年度,該校在多項個人項目中獲得冠軍,包括個人急救學、個人家居護理等。
  • 2022-23年度,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主辦無煙Teens精英計劃中獲得冠軍。

體育

  • 2013-14年度,該校排隊校隊在中學校際排球比賽(第二組)(九龍區)中獲得冠軍。
  • 2014-15年度,該校學生獲選為香港學界體育聯會主辦葛量洪學界傑出運動員及南華早報傑出學生選舉年度優秀運動員。
  • 2015-16年度,該校手球隊成員獲選為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
  • 該校在校際跳繩比賽中表現出色,其中2023-24年度共獲得17項冠軍,包括香港花式跳繩會主辦校際花式跳繩錦標賽及中國香港跳繩總會主辦全港學界跳繩比賽等。在2022-23年度,該校亦在香港校際花式跳繩錦標賽中奪得中學組總冠軍。

傑出學生

  • 2014年:該校學生獲選為觀塘區高中組及初中組傑出學生
  • 2015年:該校學生獲選為葛量洪學界傑出運動員及南華早報傑出學生選舉年度優秀運動員。
  • 2015年:該校學生獲選為觀塘區高中組傑出學生
  • 2016年:該校學生獲選為觀塘區高中組傑出學生
  • 2018年:該校學生獲民政事務局頒發多元卓越獎學金
  • 2019年:該校學生獲選為觀塘區初中組優秀學生
  • 2021年:該校學生獲選為觀塘區高中組及初中組優秀學生
  • 2022年:該校學生獲選為觀塘區高中組傑出學生
  • 2023年:該校學生獲選為觀塘區初中組傑出學生
  • 2024年:該校學生獲選為觀塘區初中組優秀學生

著名校友

醫學界
公共事業、建築及法律界
教育及宗教界
設計及藝術界
  • 譚燕玉Vivienne Tam):國際著名時裝設計師 [12]
  • 張碧珊香港小交響樂團指揮、曾任美國阿爾圖納交響樂團前音樂總監及指揮、美國交響樂團駐團指揮 [13]
  • 何黎敏怡香港管弦樂團前行政總監、中國音樂家協會交響樂團聯盟副主席、香港藝術人員協會前主席、Lions Club of Victoria Hong Kong前副主席 [14]
  • 鄒蘊盈(Carrie Chau):著名畫家,盲頭烏蠅(Blind Fly)及黑羊(Black Sheep)創作人 [15]
傳媒及公關界
演藝界
  • 李紫昕香港兒歌歌手及作曲家、電台唱片騎師 [16]
  • 鄭嘉欣莎拉,香港賽馬節目女主持,香港賽馬會節目《膽識過人》主持,香港商業電台《一馬當先》主持
  • 吳芷晴 :香港動作特技演員,曾獲邀到英國拍攝Netflix電影
  • 翟司琳:C Lam,亞洲十大模特兒
  • 陳欣茵:藝人,曾主持《後生仔傾下偈
  • 劉文娟:前香港歌手,夢劇院成員之一
  • 張沅薇:前藝人,曾主持《閃電傳真機》及出演《刑事偵緝檔案II》
  • 施羽靈:播客《333 on air 三字經》創辦人
  • 馮凱淇:歌手
其他
  • 譚顯晴:前香港女子排球青年軍隊長兼主攻手沙灘排球香港代表隊,曾入選美國大學聯賽密蘇里山谷聯盟最佳陣容[17]
  • 張葆瑜(Bonnie Yves):Yves Kitchen手工果醬品牌創辦人,出版多本創意食譜書籍 [18]
  • 潘釗彤 Denith Poon:(3月23日—),於香港大學畢業,香港女歌手。樂隊組合 My Bucket Of Dinosaurs 一桶恐龍[1][2]主音、「陳輝陽 x 女聲合唱」第三代成員[3],2021年度女新人[4][5]。現為獨立唱作歌手,身兼作曲、填詞、編曲、監製,被稱為「新版方皓玟」,以及女子組合Beanies成員。

個人經歷 編輯 潘釗彤母親在她大學三年班時因癌病去世,她於2013年9月11號參與了一個名為「最後一課音樂會」[7]為香港癌病症基金會籌款,並延續媽媽以生命影響生命的態度,分享媽媽堅強對抗癌病及積極面對死亡的故事。 後來,她入讀了港大主修經濟及金融,跟組合 per se 女成員 Sandy 為同學。大學畢業後從事採購業工作,做了兩年多,發現上班族並非如她所想便決定裸辭。現在除發展音樂事業外,也在一間護髮公司有一份正職工作維生。[8] 音樂事業 編輯 精通彈鋼琴及結他的釗彤,曾在街上街頭表演[9]及網上翻唱他人作品[10][11]。加入樂壇前曾與結他手 Henry 組成組合 My Bucket Of Dinosaurs 一桶恐龍 一起表演。 2017年,以後備身份加入「陳輝陽 x 女聲合唱」成為第三代成員。隨團參與了《上一次流淚》作品音樂會(2018年4月21日-22日)、《上一次流淚》作品音樂會(澳門站)(2019年5月11日)及《人來人往》作品音樂會(2021年6月25日)的演出。 2020年,她在其個人 YouTub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專頁發佈第一首親自作曲填詞的作品《末日未》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很多樂評人覺得其曲風跟唱腔都有點異流時期的方皓玟的影子,她表示方皓玟是自己多年來的偶像,可能無形中已被對方的音樂和哲理薰陶[12][13],但不想成為別人的影子,希望在自己歌曲中找到屬於自己的DNA[14]。 2021年3月26日,推出首支派台單曲 《乖乖》,正式加入香港樂壇。《乖乖》繼續由她主理曲詞,再與組合石山街的楊彤 (Yeung Tung)合作監製,內容讓人反思乖與不乖背後的準則。年尾再推出第三首以 LGBTQ 為藍本的歌曲《Love's Gonna Beat The Queen》。 2021年尾,曾想過報名參加全民造星IV,但自覺不是跳唱女團的料子,所以沒有盡力製作一個好的個人簡歷參賽,所以並未有機會進行面試。初時有點失望,但自知自己不是走主流音樂路線的歌手,從而釋懷。[15] 2023年,她與張天穎(Jaime)、陳樂頤(Georgina)、李凱翹(Kay)及黃健怡(Winky)組成了音樂組合Beanies。

參閱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