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翼手喙龍屬(屬名:Pterorhynchus)意為「翼狀口鼻部」,指的是牠們高大的頭冠。翼手喙龍是翼龍目的一屬,化石發現於中國內蒙古道虎溝組地層,地質年代為晚侏儸紀[1]。
翼手喙龍屬 化石時期:
| |
---|---|
翼手喙龍的骨骼復原圖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蜥形綱 Sauropsida |
目: | †翼龍目 Pterosauria |
演化支: | †長爪翼龍類 Macronychoptera |
演化支: | †新翼龍類 Novialoidea |
演化支: | †短四跖骨類 Breviquartossa |
演化支: | †翼手龍形態類 Pterodactylomorpha |
演化支: | †單窗孔類 Monofenestrata |
屬: | †翼手喙龍屬 Pterorhynchus Czerkas & Ji, 2002 |
模式種 | |
沃氏翼手喙龍 Pterorhynchus wellnhoferi Czerkas & Ji, 2002
|
翼手喙龍的正模標本(編號CAGS02-IG-gausa-2/M 608)發現於赤峰市的道虎溝組。季強認為這化石來自於燕遼生物群的海房溝組,地質年代為卡洛維階。呂君昌在2007年提出這些化石發自於年代較晚的髫髻山組。
在2002年,季強、斯特芬·柯瑞克斯(Stephen Czerkas)將這些化石進行敘述、命名,模式種是沃氏翼手喙龍(P. wellnhoferi)。屬名在古希臘文意為「有翼的口鼻部」,意指頭部頂端的高而扁頭冠;種名則是以德國翼龍類學家彼得·沃爾赫費爾(Peter Wellnhofer)為名。
正模標本是一個天然狀態的接近完整骨骸,上有覆蓋物的痕跡。這些覆蓋物包含翼膜壓痕、類似毛的結構物、喙嘴翼龍科的尾巴末端尾標、以及頭冠,頭冠包含了骨質基部與大型角質延伸物;在缺乏頭冠的喙嘴翼龍科中,翼手喙龍具有頭冠是相當獨特的。頭冠基部骨頭連接者角質組織形成的頭冠,形成陡峭的頭冠前緣;頭冠中段呈圓形,之後曲線下降。頭冠的長度,相當於頭顱骨的後2/3長度。頭冠上有數十個平行稜脊,可加強其結構。頭冠基部可發現垂直模式結構,被認為生前對應者某些顏色模式。研究人員提出頭冠具有氣動性功能,這也是其屬名來源的參考。研究人員提出毛髮結構相當於羽毛的演化第二階段,也顯示翼龍類的毛、恐龍的羽毛是同源演化的結果。模式個體的頭顱骨長度為11.8公分(4.65吋),翼展約85公分(33.46吋)[2]。
季強等人將翼手喙龍歸類於喙嘴翼龍科。大衛·安文(David Unwin)的近期著作《The Pterosaurs: From Deep Time》則認為翼手喙龍生存於白堊紀[3],但這是根據舊資料而來。安文也提出翼手喙龍屬於掘頜龍亞科[4]。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