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澤包爾環形山(Wurzelbauer)是位於月球正面南半部崎嶇高地上的一座大型古隕坑殘跡,約形成於45.5-39.2億年前的前酒海紀[1],其名稱取自德國天文學家約翰·菲利普·馮·武策爾鮑爾(Johann Philipp von Wurzelbauer),1935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接受。
描述
該隕坑西側毗鄰希庫斯隕石坑、西北靠近魏斯環形山、赫西俄德隕石坑位於它的北面、東北則是皮塔屠斯環形山,而東側和西南偏南分別坐落着加夫里庫斯環形山和海因修斯環形山。維澤包爾環形山的西面坐落着疫沼,西北伸展着赫西俄德月溪和墨卡托斷崖(Rupes Mercator),而它的北面則是雲海[3]。 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為34.04°S 16.06°E,直徑86.77公里[4],深度約2.77公里[5]。
維澤包爾環形山的坑壁已深度磨損,現已變成一圈環坑底的低矮、嶙峋的山脊。其東南坑壁上坐落了一組三聯坑-衛星坑"維澤包爾 C"、"維澤包爾 B"和"維澤包爾 P"、另一組三聯坑-"維澤包爾 W"、"維澤包爾 N"和"維澤包爾 Z"則覆蓋在它的東北壁上,隕坑南側壁幾乎連接了衛星坑"維澤包爾 A",而北側壁縱貫了一串短鏈坑。維澤包爾環形山坑壁平均高出周邊地形1400米[1],內部容積約7400公里³[1]。坑底西半部較東半部更崎嶇,表面分佈着一些錯雜的山嶺和眾多的溝壑。坑底西側邊緣顯示有一部分來自西南偏南第谷坑的射紋系統。坑底中可能還遺留有一座大小約為維澤包爾環形山直徑¾的撞擊坑殘跡。
衛星隕石坑
按慣例,最靠近維澤包爾環形山的衛星坑將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它的中心點旁邊。
維澤包爾 | 緯度 | 經度 | 直徑 |
---|---|---|---|
A | 35.7° S | 15.4° W | 17 公里 |
B | 34.9° S | 14.5° W | 25 公里 |
C | 35.0° S | 15.1° W | 10 公里 |
D | 36.3° S | 17.6° W | 38 公里 |
E | 35.7° S | 17.2° W | 11 公里 |
F | 35.9° S | 18.1° W | 9 公里 |
G | 34.6° S | 18.6° W | 11 公里 |
H | 35.3° S | 17.2° W | 7 公里 |
L | 34.8° S | 17.8° W | 7 公里 |
M | 32.1° S | 16.0° W | 5 公里 |
N | 32.5° S | 14.8° W | 13 公里 |
O | 35.9° S | 14.6° W | 9 公里 |
P | 35.1° S | 14.2° W | 9 公里 |
S | 35.7° S | 19.3° W | 12 公里 |
W | 32.7° S | 15.1° W | 8 公里 |
X | 33.6° S | 14.4° W | 7 公里 |
Y | 33.2° S | 17.7° W | 9 公里 |
Z | 32.2° S | 14.9° W | 12 公里 |
參考資料
另請參閱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