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菀(學名:Aster tataricus),或稱日本紫菀,是菊科紫菀屬一種植物。 種加名 tataricus 意為「韃靼的」。
別名
又名青菀(《吳普本草》)、紫倩(《別錄》)、青牛舌頭花(河北土名)、山白菜、驢夾板菜、驢耳朵菜(遼寧)、還魂草、返魂草、小辮、夜牽牛(《斗門方》)、紫菀茸(《本草述》)、呼榮-溫都蘇(蒙族名)
形態
多年生草本,株高可達1.8米;鬚根多數簇生;長橢圓形基生葉叢出形大,秋季開花時脫落,莖生葉較狹小互生,上部葉線形;頭狀花序密集生於莖頂,邊緣舌狀花籃為淡紫色,中央管狀花為黃色單瓣,花期7-9月,果期9-10月,花色秀麗雅致。
分佈
分佈於朝鮮、俄羅斯、日本以及中國大陸的甘肅、黑龍江、遼寧、河北、河南、山西、吉林、陝西、南部、內蒙古等地,生長於海拔400米至2,000米的地區,多生長在低山陰坡濕地、低山草地、山頂以及沼澤地,目前已由人工引種栽培。
藥用
紫菀是常用的中藥之一。《本經》列為上品,從一些本草著述中可知在古代紫菀原植物不止一種。
根及根莖曬乾後切片生用或蜜炙用。性味辛甘苦溫,歸肺經。潤肺下氣,消痰止咳。用於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勞嗽咳血。也用於止嗽散等方劑中。[1]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