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姆里傑斯的李斯特男爵約瑟夫·李斯特OM PC PRS FRCSE (英語:Joseph Lister, Baron Lister of Lyme Regis;1827年4月5日—1912年2月10日),英國外科醫生、皇家學會會長(1895年-1900年),外科手術消毒技術的發明和推廣者,譽為「現代外科學之父」[1][2][3][4]。
早年生活
李斯特生於英國韋斯咸的厄普敦(Upton House),父親約翰·積森·利斯特(英語:Joseph Jackson Lister)是成功的商人,研製過消色差透鏡,並因對紅血球的研究而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1][2][3]。
李斯特在托定咸接受基礎教育,並於1844年進入倫敦大學學院學習,1853年畢業後去愛丁堡大學繼續研究[4][5]。1856年4月23日,他與導師James Syme之女Agnes Syme結婚[5]。婚後,在愛丁堡大學擔任講師,兼任外科醫師[5]。
職業生涯
1860年-1869年,李斯特在英國格拉斯哥大學擔任外科教授[5]。1861年,李斯特成為格拉斯哥皇家醫院的兼職外科醫生。在李斯特的年代,醫學界普遍缺乏消毒意識,使得當時外科手術的成功率不高,無法普遍實行。李斯特經過觀察發現,皮膚完好的骨折病人一般不易發生感染,便提出設想,即感染是因為外部因素造成的。
1865年,在格拉斯哥大學作為醫學外科教授時,李斯特首先提出缺乏消毒是手術後發生感染的主要原因。當年8月12日,他為一位斷腿病人實施手術,選用石炭酸作為消毒劑,並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進措施,包括:醫生應穿白大褂、手術器具要高溫處理、手術前醫生和護士必須洗手、病人的傷口要在消毒後綁上繃帶等等,這位病人很快痊癒。
1864年4月7日,法國微生物學家路易·巴芙德發現微生物的存在,為李斯特的設想提供了理論上的依據。1867年,李斯特又將消毒手段應用到輸血和輸液中,降低了敗血症的發病率。這一系列措施立即降低了手術術後感染的發病率,大大提高了手術成功率,術後死亡率自45%下降到15%,使得外科手術成為了一種有效、安全的治療手段。
1869年,李斯特返回愛丁堡大學接替導師James Syme擔任外科學教授(Professor of Surgery),直至1877年[5]。
1877年,李斯特擔任倫敦英皇學院臨床外科學教授(Professor of Clinical Surgery),並於當年10月26日公開成功進行了一例骨科手術,從此,嚴格的消毒制度在全世界逐漸建立起來。[4] 他擔任英國倫敦英皇學院醫學教授直至1893年退休,那年他的妻子因病逝世[4][6]。
1893年,李斯特任英國皇家學會外事秘書(Foreign Secretary)[6]。1895年,他當選英國皇家學會會長,直至1900年[6][7]。
晚年生活
個人榮譽
1895年至1900年,任英國皇家學會會長[6][7]。1902年,李斯特獲封英國功績勳章[8]。英國李斯特預防醫學會也以李斯特的名字命名,而他也是該學會的創始人之一[9]。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