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旦河(希伯來語:נהר הירדן / nehar hayarden;阿拉伯語:نهر الأردن / nahr al-urdun)是西亞地區的一條河流,發源於黎巴嫩、敘利亞,流經以色列、巴勒斯坦、約旦,注入死海,全長251公里。在亞伯拉罕諸教歷史上,被奉為最神聖的河流之一[3];而在現代,其珍貴的水資源也成為該地區紛爭的一個因素。
物理特徵
約旦河在最初的75公里中落差甚大,河水湍急,注入沼澤化的Hula湖,略低於海平面。流出該湖後,進一步下降大約25公里,匯入加利利海。在下遊河段,河流的比降減小,河道也變得蜿蜒曲折,最後注入低於海平面大約400米的內陸湖──死海。在最後一段,還有2條主要的支流從東側匯入:耶爾穆克河和扎卡河(Jabbok)。
在加利利海以北的河段,位於以色列境內,構成戈蘭高地的西部邊界。在加利利海以南的河段,則構成約旦王國(東側)和以色列控制的約旦河西岸(西側)的邊界。
人類影響
1964年,以色列開始修建水壩,從約旦河水的主要來源加利利海引水,也是在1964年,約旦修建一條水渠,從約旦河的另一條主要支流耶爾穆克河引水。敘利亞也建造了水庫攔截耶爾穆克河河水。環保主義者譴責以色列、約旦和敘利亞大規模損害約旦河的生態系統。[3]
在現代,約旦河水量的70%到90%都被人類使用,流量大為減少。由於這個原因以及死海的高蒸發率,死海正在收縮。死海南端較淺的水域已經全部乾涸,在現代已經變為鹽灘。
2006年9月,出現了污染物問題:在下游,未處理的污水注入河道。約旦河上游靠近加利利海的一小段,仍然保持原始狀態。大部分污染出現在下游的60英里河段 - 從加利利海到死海的曲折河段。環保主義者聲稱約旦河的生態系統已經幾乎被摧毀,救援工作可能需要數十年。[3] 2007年,地球之友中東宣佈約旦河是世界上100個瀕危的生態地點之一,部分歸因於以色列和鄰近的阿拉伯國家之間缺乏合作。[4]
連接以色列南北兩端的以色列90號公路位於約旦河西岸,與之平行。
聖經意義
《聖經》中,約旦河被描述為滋潤了一個肥沃的大平原,由於植被繁茂,被稱為「耶和華的花園」(《創世記》13:10Template:Bibleverse with invalid book)。在《希伯來聖經》中對約旦河沒有集中的描述,只是分散見於各卷雅各渡過約旦河及其支流Jabbok(今Al-Zarḳa),為了到達Haran (創世紀 32:11Template:Bibleverse with invalid book,32:23–24Template:Bibleverse with invalid book)。約旦河也是一條分界線:以色列十二支派中的流便支派和迦得支派兩個支派和瑪拿西支派這半個支派定居在約旦河以東(《民數記》34:15),而其他九個半支派則由約書亞率領,定居在約旦河以西(約書亞記 13:7, passim)。
在耶利哥的對面,稱為「耶利哥的約旦河」(民數記 34:15; 35:1)。約旦河有許多淺灘,其中之一是以許多以法蓮人在此被耶弗他所屠殺而著稱(士師記12:5–6)。而在伯巴拉附近的淺灘,基甸曾在那裏伏擊米甸人(士師記 7:24)。在約旦河的平原,在疏割和撒拉但之間,則是所羅門鑄造其銅器的場地(列王紀上7:46)。
在《聖經》中,約旦河是數次神跡發生的地點,第一次奇蹟發生在耶利哥附近,以色列人在約書亞帶領下渡過約旦河(約書亞記 3:15–17)。後來其中兩個半支派定居在約旦河以東,在河岸上建造大型祭壇,見證他們和其他支派(約書亞記 22:10, 22:26, et seq.)。以利亞用自己的外衣擊打河水,水就左右分開,他和以利沙兩人走干地過了約旦河(列王紀下 2:8,2:14)。以利沙在約旦河完成了另外2個神跡:讓乃縵在約旦河水中沐浴7次,治癒他的麻風病;將一根木頭拋在河中,使落水的斧頭浮出水面(列王紀下 5:14;6:6)。
《新約聖經》記載,施洗約翰為悔改者在約旦河洗禮[5](馬太福音3:5–6; 馬可福音1:5; 路加福音3:3; 約翰福音1:28)。而在(約翰福音 1:28)則詳細記載此事發生在伯大尼(Bethabara)。耶穌也來到這裏受約翰的浸(馬太福音 3:13; 馬可福音 1:9; 路加福音 3:21, 4:1)。也是在約旦河,施洗約翰宣稱耶穌是上帝的兒子和羔羊(約翰福音 1:29–36)。以賽亞對彌賽亞的預言提過約旦河(以賽亞書 9:1–2),並在馬太福音 4:15得到複述。
耶穌曾數次渡過約旦河(馬太福音 19:1;馬可福音 10:1),信徒們也渡過約旦河來聽他講道,以及治癒他們的疾病(馬太福音 4:25;馬可福音 3:7–8)。當敵人試圖抓捕他時,耶穌前往約旦河外,施洗約翰起初洗禮的地方避難(約翰福音 10:39–40)。
圖集
-
大裂谷北段
-
約旦河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