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台灣作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紀大偉(1972年2月3日—),台灣作家、學者,與邱妙津、陳雪等人被歸類為「酷兒作家」。關注議題包括女性主義、酷兒文學、身心障礙、科幻小說等。[1]
此條目的主要貢獻者與本條目所述的內容疑似存在利益衝突。 |
此條目的引用需要清理,使其符合格式。 (2024年4月14日) |
1999年赴美留學,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史書美指導下取得比較文學系博士。曾任美國衛斯理大學東亞系兼任講師、康涅狄格大學外語系駐校助理教授。
現為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在大學部和碩博班開設同志文學、性別研究、身心障礙主題的課程。[2]
曾獲全國學生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幼獅文藝科幻小說獎、聯合報文學獎(中篇小說獎,以及極短篇小說獎)、華航旅行文學獎等獎項。
紀大偉最有名的作品為《膜》。因為《膜》先後在報紙副刊連載、在台北出版社出版成冊,後來又翻譯成多國語言的版本,所以《膜》的版本繁多不一。
首先,1995年《膜》作品獲得當年聯合報文學獎中篇小說獎。國內外研究者經常納悶《膜》的出版年到底是1995年還是1996年,這是因為他們未必熟悉聯合報文學獎得獎作品的發表慣例:作為得獎作品的《膜》先在1995年在聯合報副刊連載,連載結束之後,才在1996年在聯經出版社出版成書。其次,聯經出版社的《膜》,內容收錄《膜》這篇中篇小說,以及其他同一時期同一作者的短篇小說。因為匯集了中短篇小說成書,《膜》這本書比報紙連載的《膜》全文來得長很多。
再說,為了因應不同國家讀者的習慣,《膜》翻譯到其他國家的時候,譯本大致只包括《膜》這篇中篇小說,並不包括其他短篇小說。因此,法文版[3]、英文版[4]、意大利文版[5]、韓文版[6]、丹麥文版[7]、芬蘭文版[8]、以及西班牙文版[9],都是薄薄一冊,跟厚重的中文版大不相同。日文版《膜》的厚度介於中文版《膜》和其他語言譯本之間,因為它收錄的作品(除了《膜》,還收錄若干短篇)略少於中文版,但又多過其他版本。另外,聯經出版社在1996年出版的《膜》和2011年《膜》小說集收錄內容大不相同,也就給研究者帶來更多辨識版本的挑戰。他的部分短篇小說也被翻譯成瑞典文發表[10]。
2017年《同志文學史:台灣的發明》出版,因此獲選為台文館2017焦點人物[11]。《同志文學史》也獲選為OPENBOOK網站第一屆年度好書之一[12]。
2023年6月,紀大偉於Facebook被社運人士江昺崙指控在「完全不認識的情境之下」以訊息方式性騷擾,亦有國立政治大學的學生表示曾被紀大偉開性玩笑或性羞辱,截圖顯示包含「少來(你後面)可能很鬆了吧。」、「騷度不同。」「你不覺得你很騷嗎?」「會讀書的gay,很少約砲吧」等[13][14]。
紀大偉是小說翻譯語種最多的台灣作家之一。
《膜》的各國譯本紛紛獲得肯定。例如,英文版就獲得《洛杉磯時報》大版面書評肯定[15]。著名英文刊物《巴黎評論》刊登深度作者專訪[16],也廣獲英語世界讀者傳閱。英文版的翻譯者Ari Heinrich教授[17],身為澳洲人文學院[18]的院士[19],譯筆廣受好評。他以《膜》的譯者身分,入圍澳洲新南威爾斯州的重要翻譯獎[20]。他就是將邱妙津小說《蒙馬特遺書》成功譯介到英語世界的學者[21][22]。
紀大偉是國際曝光度最高的台灣作家之一。
根據中央社報導,2014年,在龍應台擔任台灣文化部長期間,紀大偉隨同台灣學者陳芳明、台灣作家王聰威等人,參加馬來西亞華人書展[23]。2015年,他到法國參加《膜》法文翻譯版的巡迴簽書會[24]。2018年,在鄭麗君擔任台灣文化部長期間,他隨同作家林立青、影評人但唐謨等人獲邀參加曼谷書展[25]。同年,他和台灣駐柏林記者林育立獲選為法蘭克福書展台灣館作家[26]。2019年,連同其他台灣作家李昂、平路、張大春、駱以軍等人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說法文翻譯版收入著名法國學者何碧玉(Isabelle Rabut)等人編輯的台灣小說精選集[27]。2021年,在COVID19疫情期間,他獲選為參與英國文學翻譯中心(British Centre for Literary Translation)的第一位台灣作家,在線上跟新加坡著名翻譯家程異 (Jeremy Tiang) 一起跟工作坊學員討論如何將他的短篇小說「早餐」翻譯成英文[28][29]。2022年,COVID疫情解封初期,他獲邀參加加拿大多倫多作家節,並且到蒙特利爾女性主義獨立書店舉辦簽書會、在蒙特利爾的麥基爾大學演講[30]。2023年10月和11月,紀大偉獲邀訪問丹麥,在丹麥參加一系列文學活動。他參加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市中心藝術學校舉辦的「收穫文藝節」,跟當地文化界人士對談《膜》丹麥文翻譯本。[31]。他並且獲邀擔任同年11月的Bogforum(丹麥最大書展,字面意義為「書籍論壇」[32])的開幕式演講人[33]。根據中央社報導,「丹麥最大書展Bogforum是丹麥最大的文學活動,往年通常由丹麥知名作家擔任開幕式致詞嘉賓,今年破例邀請台灣作家紀大偉擔任開幕典禮致詞的貴賓。」根據報導,紀大偉在演講中強調台灣和丹麥很類似,因為都是重視性別平權的國家[34]。 《膜》丹麥文譯本也獲得丹麥大報Information報[35],以及Politikenn報[36] 的大版面書評推薦。後來,Information報在刊登書評之外,更刊登訪問作家的深度專訪長文[37]。
2023年8月,英文出版界的媒體報導,布萊德彼特等人創辦的「B計劃娛樂」公司有興趣改編《膜》為影劇[38]。網飛的《3體》(由劉慈欣小說《三體》改編)就是由布萊德彼特等人擔任共同製作人,由「B計劃娛樂」等單位負責共同製作工作。
2024年3月,駐芬蘭台北代表處(即駐芬蘭的台灣單位)發佈新聞稿[39],指出《膜》的芬蘭文譯本為第一本進入芬蘭市場的台灣科幻小說,並且獲得芬蘭最大報紙HS盛讚[40]。同月,台灣文化部也將駐芬蘭台北代表處新聞稿翻譯為英文,以便跟國際讀者分享這個消息[41]。根據中央社報導,紀大偉2024年夏天赴西班牙馬德里和巴塞隆拿,參加一系列活動(包括馬德里書展),推廣《膜》的西班牙譯本,獲得廣大迴響[42]。文化部也發佈英文新聞稿,跟國際讀者宣傳《膜》在西班牙獲得的反應[4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