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獷主義(英語:Brutalism,又稱蠻橫主義粗野主義)是一種起源於1950年代英國建築風格[1][2][3][4][5],主要興起於戰後重建項目,特別在戰後的共產主義國家中廣泛使用而聞名。被視為建築流派的一種,可歸入現代主義建築流派當中,其特色包括由功能主義發展而來的極簡主義結構,突顯出建築材料結構工程的裸露,避免裝飾性設計。[6][7]此風格常使用未塗漆的鋼筋混凝土[8][7],呈現角形幾何形狀和主要單色調色板,同時還使用其他材料如鋼材木材玻璃等。[9]

Quick Facts 粗獷主義, 年份 ...
粗獷主義
Thumb
Thumb
Thumb
年份全球(1950-1970年代)
Close

粗獷主義的起源源自現代主義運動,被視為對1940年代建築懷舊情感的反應[10]。該詞最早由英國建築師艾莉森和彼得史密森英語Alison_and_Peter_Smithson的計劃和理論著作提出,用於形容他們對設計的創新方法。建築評論家雷納·班漢姆英語Reyner_Banham在1955年進一步推廣了這一運動,將其與法語:béton brut清水混凝土)和法語:art brut非主流藝術)聯繫。[11]最早使用法語:béton brut一詞的是柯比意,用來指稱強化混凝土。[12][13]隨後,粗獷主義主由史密森夫婦、匈牙利出生的埃爾諾·戈德芬格英語Ernő Goldfinger、英國的查姆伯林·鮑爾和邦英語Chamberlin,_Powell_and_Bon建築公司等建築師發展,有時與其他現代主義建築師的作品相呼應,如法國-瑞士的勒·科比意、愛沙尼亞-美國的路易斯·康、德國-美國的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和芬蘭的阿爾瓦爾·阿爾托等人。[7][14]

在英國,粗獷主義受到社會主義原則影響的實用、低成本公營住宅的設計中得到體現,並迅速傳播到世界其他地區,尤其是東歐[15][6][7][16]。粗獷主義的設計最常見於機構建築,如省議會、公共工程項目、大學圖書館法院市政廳。這一運動的流行在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下降,有些人將其與都市衰退極權主義聯繫在一起。粗獷主義在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國家中的流行,歸因於將傳統風格與資產階級聯想在一起,而混凝土則強調平等。[17]


歷史上,粗獷主義的評價有着多個分歧;部分特定建築以及整個運動都受到一系列批評(通常被描述為『冷漠』或『無靈魂』),但也得到了建築師和當地社區的支持,近幾十年來,這一運動再次引起了人們的興趣。2006年,一些波士頓建築師呼籲將這一風格重新定位為「英勇建築」,以擺脫「粗獷」這一術語的負面含義。[18]同時許多粗獷建築已成為文化偶像,獲得了受保護的地位。

歷史

這一詞彙最早由瑞典建築師漢斯·亞士普倫(Hans Asplund)所起,以描述烏普薩拉的建築「Villa Göth」(1950年建成)。當時他所用的是瑞典語「nybrutalism」(新粗野主義),後來米高·范翠斯等英格蘭建築師也埰用了這一名稱。其概念在英國的史密森夫婦(Alison & Peter Smithson)手上得到進一步發展[19][20]。建築評論家雷納·班海姆在1966年出版《The New Brutalism: Ethic or Aesthetic?》一書,使得這個詞彙流傳開。[20]

勒·科比意是粗獷主義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有馬賽公寓印度昌迪加爾法院。這些建築用當時還少見的混凝土預製板直接相接,沒有修飾,預製板沒有打磨,甚至包括安裝模板的銷釘痕跡也還在。

受「粗獷主義」影響的還有英國的占士·士他令爵士(萊漢姆住宅)、美國保羅·魯道夫(耶魯大學建築系館)、美國路易·康(李查醫學研究中心)、德國哥特佛萊德·般姆日本前川國男(京都文化會館、東京文化會館)及其學生丹下健三(山梨縣文化會館)等人。

在前蘇聯國家的建築師中,設計這種建築不單單是為了藝術,而是因為共產黨為了應付大量建設需求,產生了政治意味濃厚的赫魯雪夫樓所致,成為了社會主義影響地區的主要風格。

亞洲例子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