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爾德里德·崔瑟豪斯(英語:Mildred Dresselhaus[1],1930年11月1日—2017年2月20日)[2],又翻譯為「德雷斯爾豪斯」、「崔瑟豪斯夫人」,美國物理學家、半導體材料學家、納米科學家、麻省理工學院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首席教授兼任物理系首席教授 (Institute Professor),曾任美國物理學會會長、美國科學促進會主席、克林頓政府時期美國能源部科學與技術顧問[3],科學界尊稱其為「碳科學的女王」(queen of carbon science)。崔瑟豪斯夫人曾獲得眾多獎項,包括總統自由獎章、國家科學獎章、恩里科·費米獎、科維理獎、萬尼瓦爾·布希獎等,為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國家工程院、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物理學會、美國化學學會、美國材料研究學會、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 [4]。
米爾德里德·崔瑟豪斯 Mildred S. Dresselhaus | |
---|---|
出生 | 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區 | 1930年11月11日
逝世 | 2017年2月20日 美國麻薩諸塞州劍橋 | (86歲)
國籍 | 美國 |
母校 | 亨特學院 劍橋大學 哈佛大學 芝加哥大學 |
知名於 | 碳納米管、石墨烯、納米材料、新能源材料、晶片材料、量子物理、半導體物理 |
獎項 | 美國國家科學獎章(1990年) IEEE創始人獎章(2004年) 亨氏科技、經濟、就業獎(2005年) 哈羅德·彭德獎(2006年) 奧利弗·巴克利獎(2008年) 奧斯特獎章(2008年) 萬尼瓦爾·布希獎(2009年) 恩里科·費米獎-納米科學(2012年) 科維理獎(2012年) 總統自由勳章(2014年) IEEE榮譽獎章(2015年)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應用物理學 |
機構 | 康乃爾大學 麻省理工學院 |
博士導師 | 恩里科·費米 |
博士生 | 格雷格·提姆普 鍾端玲 詹姆斯·斯博克 葉乃裳 瑪西·布蘭克 唐爽 |
早期生活
崔瑟豪斯夫人於1930年11月11日出生於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她的父母艾索爾(Ethel Teichtheil)和梅亞·斯派沃克(Meyer Spiewak)是波蘭裔猶太移民。[5][6]崔瑟豪斯夫人後來在布朗克斯長大,並在亨特學院高中部獲得高中學位。她於1951年於紐約亨特學院獲得學士學位,並獲得未來諾貝爾獎得獎者羅莎琳·薩斯曼·雅洛的建議,繼續接受物理學進階教育。[2]崔瑟豪斯夫人在哈佛大學,並依靠傅爾布萊特獎學金於劍橋大學進行學士後教育,之後在拉德克利夫學院獲得碩士學位。1958年,崔瑟豪斯夫人於芝加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師從美國現代核物理和半導體物理的奠基人恩里科·費米。[7]之後,崔瑟豪斯夫人以博士後研究者的身份在康乃爾大學工作2年,之後轉到麻省理工學院的林肯實驗室工作。[8]
事業
崔瑟豪斯夫人在麻省理工學院工作57年。[9]1967年,崔瑟豪斯成為麻省理工學院電子工程系艾比·洛克斐勒·默思客座教授,並在1968年成為終身教授,1983年時成為物理學教授。1985年,崔瑟豪斯成為麻省理工學院第一位女首席教授 (Institute Professor)。[10][11][12]
崔瑟豪斯於1990年獲得國家科學獎章,以表彰她在材料電子特性方面的研究貢獻,以及擴大婦女在科學及工程領域的研究機會。[13][14]2005年,崔瑟豪斯獲得第11屆亨氏科技、經濟、就業獎。[15]2008年,崔瑟豪斯獲得奧斯特獎章,並於2015年獲得IEEE榮譽獎章。[16]
2000年至2001年間,崔瑟豪斯擔任美國能源部科學辦公室主任。 從2003年到2008年間,崔瑟豪斯擔任美國物理聯合會理事會主席。她還曾擔任美國物理學會會長,美國科學促進會第一位女主席,以及美國國家科學院財務主管。[10]崔瑟豪斯後來還投入大量時間支持更多婦女參與物理學研究工作。[17]1971年,崔瑟豪斯和一位同事在麻省理工學院舉辦第一屆婦女論壇,探討婦女在科學研究及工程中所扮演的角色。[18]
2012年,崔瑟豪斯夫人與伯頓·里克特共同獲得恩里科·費米獎。[19]2012年5月31日,崔瑟豪斯因其對奈米結構中的聲子,以及電子-聲子相互作用、熱傳輸研究的開創性貢獻而獲得科維理奈米科學獎。[4][20]2014年,崔瑟豪斯獲得總統自由勳章。[21],並在同年因作為擁有多項專利的重要創發者,崔瑟豪斯入選為美國發明家名人堂會員。[22]崔瑟豪斯夫人曾教導過不少著名科學家,她的前學生包括著名的材料科學家鍾端玲,[23] 詹姆斯·斯博克,[24] 與唐爽,[25] 著名的物理學家葉乃裳與格雷格·提姆普,[26]以及著名科技創業者瑪西·布蘭克[27] 和林佑明[28]等。
鑒於崔瑟豪斯夫人的貢獻,有幾種物理理論以她命名;例如希克斯-崔瑟豪斯模型(Hicks-Dresselhaus Model),此理論由林登·希克斯(Lyndon D. Hicks)與崔瑟豪斯夫人共同提出[29],該理論是第一個低維熱電效應基本模型,它開啟整個波段研究。崔瑟豪斯夫人與斉藤理一郎(Riichiro Saito)、藤田光孝、金·崔瑟豪斯共同提出SFDD模型,該模型首先預測碳奈米管能帶結構。[30] 崔瑟豪斯晚年還與關門弟子唐爽共同提出了唐-崔瑟豪斯理論 (Tang-Dresselhaus Model),首創了在鉍銻合金薄膜中系統性構建各向異性狄拉克錐的方法。[31] 另一個拉什巴-崔瑟豪斯效應(Rashba-Dresselhaus Effect)是由崔瑟豪斯夫人的丈夫金·崔瑟豪斯所提出的模型,該模型敘述自旋-軌道相互作用效應。[32]
2017年,崔瑟豪斯夫人與通用電氣合作出一部電視廣告,該廣告以《如果女科學家是名人怎麼辦?》為題,試圖吸引增加女性STEM人數。[33]
科學知識貢獻
崔瑟豪斯夫人的研究主要應用於新型晶片、新能源和量子物理,在石墨烯、碳納米管、富勒烯,以及鉍銻薄膜、鉍銻量子線等方面建樹頗豐,是碳納米管,納米熱電效應,和碳材料拉曼光譜等領域的奠基人。[9]
個人生活
米爾德里德·崔瑟豪斯的丈夫金·崔瑟豪斯是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也是崔瑟豪斯效應的發現者。他們婚後共有4個孩子:瑪麗安、卡爾、保羅、伊里亞德,另有5個孫子女。[9]
獎項和榮譽
-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理學名譽博士學位(2015年)[34]
- IEEE榮譽獎章(2015年,首位女性獲獎)[16]
- 美國發明家名人堂會員(2014年)[22]
- 總統自由勳章(2014年)[35]
- 香港理工大學理學名譽博士學位(2013年)[36]
- 材料研究學會馮·希佩爾獎(2013年)[37]
- 科維理奈米科學獎(2012年)[4]
- 恩里科·費米獎(2012年,第二位女性獲獎)[19]
- 美國化學學會鼓勵女性進入化學科學領域職業生涯獎(2010年)[38]
- 萬尼瓦爾·布希獎(2009年,第二位女性獲獎)[39]
- 美國物理學會奧利弗·巴克利獎(2008年)[40]
- 奧斯特獎章(2007年)[16]
- 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2007年)[41]
- 亨氏科技、經濟、就業獎(2005年)[15]
- IEEE創始人獎章(2004年)[42]
- 美國物理聯合會卡爾·泰勒·康普頓物理領導獎章(2001年)[34]
- 美國碳材料協會(American Carbon Society)碳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章(2001年)[43]
- 俄羅斯科學院約費研究院榮譽會員(2000年)[43]
- 材料聯合學會(Federation of Materials Societies)國家材料進步獎(2000年)[43]
- 美國物理學會尼科爾森獎章(Nicholson Medal,2000年3月)[44]
- 魏茨曼科學研究學院千禧終生成就獎(2000年6月)[45]
- 美國碳材料協會(American Carbon Society)SGL碳材料獎(1997年)[43]
- 國家科學獎章(1990年)[43]
- 美國女工程師學會成就獎(1977年)[43]
- 挪威科學與文學院院士[46]
著作
- Dresselhaus, M. S.; et.al. "Analysis of Picosecond Pulsed Laser Melted Graphit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美國能源部(1986-12)(英文)
- Dresselhaus, M. S.; et.al. "The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Activated Carbon Fiber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美國能源部(1990-07)(英文)
- Dresselhaus, M. S.; et.al. "Photoconductivity of Activated Carbon Fiber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美國能源部(1990-08)(英文)
- Dresselhaus, M. S.; et.al. "Synthesis and Evaluation of Single Layer, Bilayer, and Multilayer Thermoelectric Thin Film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美國能源部(1995-01-20)(英文)
- M. S. Dresselhaus & P. C. Eklund. Phonons in carbon nanotubes (PDF). Advances in Physics. 2000, 49 (6): 705. Bibcode:2000AdPhy..49..705D. doi:10.1080/00018730041318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01-09) (英語).
- M. S. Dresselhaus; G. Samsonidze; S. G. Chou; G. Dresselhaus; J. Jiang; R. Saito & A. Jorio. Recent Advances in Carbon Nanotube Photo-physics (PDF).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6-07-02) (英語).
- M. S. Dresselhaus & G. Dresselhaus. Intercalation Compounds of Graphite (PDF). Advances in Physics. 2002, 51 (1): 1. Bibcode:2002AdPhy..51....1D. doi:10.1080/0001873011011364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01-09) (英語).
- M. S. Dresselhaus. Big Opportunities for Small Objects (PDF). Materials Today Magazine. 2004, 5 (11): 48. doi:10.1016/S1369-7021(02)01164-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01-09) (英語).
- M. S. Dresselhaus, G. Dresselhaus and A. Jorio. Unusual Properties and Structures of Carbon Nanotubes (PDF). Annual Review of Materials Research. 2004, 34 (1): 247. Bibcode:2004AnRMS..34..247D. doi:10.1146/annurev.matsci.34.040203.11460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6-01-11) (英語).
- M. S. Dresselhaus; G. Dresselhaus; R. Saito; A. Jorio. Raman Spectroscopy of Carbon Nanotubes (PDF). Physics Reports. 2005, 409 (2): 47. Bibcode:2005PhR...409...47D. doi:10.1016/j.physrep.2004.10.00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01-09) (英語).
- M. S. Dresselhaus & H. Dai. Carbon Nanotubes: Continued Innovations and Challenges. MRS Bulletin. 2004, 29 (4): 237 [2019-07-24]. doi:10.1557/mrs2004.7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9) (英語).
- J. Heremans & M. S. Dresselhaus. Low Dimensional Thermoelectricity (PDF). CRC Handbook - Molecular and Nano-electronics: Concepts, Challenges, and Designs. 200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01-09) (英語).
- M. S. Dresselhaus, R. Saito and A. Jorio. Semiconducting Carbon Nanotubes (PDF). Proceedings of ICPS-27. 200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01-09) (英語).
- S. G. Chou; F. Plentz-Filho; J. Jiang; R. Saito; D. Nezich; H. B. Ribeiro; A. Jorio; M. A. Pimenta; G. Samsonidze; A. P. Santos; M. Zheng; G. B. Onoa; E. D. Semke; G. Dresselhaus; M. S. Dresselhaus. Photo-excited Electron Relaxation Process Observed in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oscopy of DNA-wrapped Carbon Nanotube.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05, 94 (12): 127402. Bibcode:2005PhRvL..94l7402C. PMID 15903960. doi:10.1103/PhysRevLett.94.127402 (英語).
- M. S. Dresselhaus. Nanotubes: a step in synthesis. Nature Materials. 2004, 3 (10): 665–6. Bibcode:2004NatMa...3..665D. PMID 15467687. doi:10.1038/nmat1232 (英語).
- M. S. Dresselhaus. Applied Physics: Nanotube Antennas. Nature Materials. 2004, 432 (7020): 959–60. Bibcode:2004Natur.432..959D. PMID 15616541. doi:10.1038/432959a (英語).
- S. B. Fagan; A. G. Souza-Filho; J. Mendes-Filho; P. Corio; M. S. Dresselhaus.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Ag- and CrO3-filled Single-wall Carbon Nanotubes (PDF). Chemical Physics Letters. 2005, 406 (1–3): 54. Bibcode:2005CPL...406...54F. doi:10.1016/j.cplett.2005.02.09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01-09) (英語).
- Y. A. Kim; H. Muramatsu; T. Hayashi; M. Endo; M. Terrones; M. S. Dresselhaus. Thermal Stability and Structural Changes of Doub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by Heat Treatment (PDF). Chemical Physics Letters. 2004, 398 (1–3): 87. Bibcode:2004CPL...398...87K. doi:10.1016/j.cplett.2004.09.02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01-09) (英語).
- G. Samsonidze; R. Saito; N. Kobayashi; A. Gruneis; J. Jiang; A. Jorio; S. G. Chou; G. Dresselhaus; M. S. Dresselhaus. Family Behavior of the Optical Transition Energies in Single-wall Carbon Nanotubes of Smaller Diameters (PDF).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04, 85 (23): 5703. Bibcode:2004ApPhL..85.5703S. doi:10.1063/1.182916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6-01-11) (英語).
- S. G. Chou; H. B. Ribeiro; E. Barros; A. P. Santos; D. Nezich; G. Samsonidze; C. Fantini; M. A. Pimenta; A. Jorio; F. Pletz-Filho; M. S. Dresselhaus; G. Dresselhaus; R. Saito; M. Zheng; G. B. Onoa; E. D. Semke; A. K. Swan; B. B. Goldberg; M. S. Unlu. Opt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DNA-wrapped Carbon Nanotube Hybrids (PDF). Chemical Physics Letters. 2004, 397 (4–6): 296. Bibcode:2004CPL...397..296C. doi:10.1016/j.cplett.2004.08.11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6-01-11) (英語).
- E. I. Rogacheva; O. N. Nashchekina; A. V. Meriuts; S. G. Lyubchenko; O. Vekhov; M. S. Dresselhaus; G. Dresselhaus. Quantum Size Effects in PbTe/SnTe/PbTe Heterostructure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05, 86 (6): 063103. Bibcode:2005ApPhL..86f3103R. doi:10.1063/1.1862338 (英語).
- H. Son; Y. Hori; S. G. Chou; D. Nezich; G. Samsonidze; E. Barros; G. Dresselhaus; M. S. Dresselhaus. Environment Effects on the Raman Spectra of Individual Single-wall Carbon Nanotubes: Suspended and Grown on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PDF).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04, 85 (20): 4744. Bibcode:2004ApPhL..85.4744S. doi:10.1063/1.181873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01-09) (英語).
- C. Fantini; A. Jorio; M. Souza; A. J. Mai Jr.; M. S. Strano; M. A. Pimenta; M. S. Dresselhaus. Optical Transition Energies and Radial Breathing Modes for HiPco Carbon Nanotubes from Raman Spectroscopy (PDF).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04, 93 (14): 147406. Bibcode:2004PhRvL..93n7406F. PMID 15524844. doi:10.1103/PhysRevLett.93.14740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01-09) (英語).
- S. B. Cronin; A. K. Swan; M. S. Unlu; B. B. Goldberg; M. S. Dresselhaus; M. Tinkham. Measuring Uniaxial Strain in Individual Single-wall Carbon Nanotubes: Resonance Raman Spectra of AFM Modified SWNTs (PDF).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04, 93 (16): 167401. Bibcode:2004PhRvL..93p7401C. PMID 15525030. doi:10.1103/PhysRevLett.93.16740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6-01-11) (英語).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