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无尾目的一科两栖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箭毒蛙(poison dart frog)泛指箭毒蛙科(學名:Dendrobatidae),又名樹棘蛙科或叢蛙科,是細小及白天活動的青蛙。牠們是中美洲及南美洲的原住民,而當地部族將牠們身上的毒素塗在箭上,故得此名。此科下有超過175個物種,但只有55種具有毒性,且只有3種的毒素被當地居民用以狩獵。毒素的來源是捕食當地的某種螞蟻和蝨子所吃植物轉化而來,所以人工馴養會變得沒有毒性,購買觀賞蛙時應該避免野生捕獲的劇毒個體。此科下身體最多色彩的是箭毒蛙屬,而毒素最劇烈的是葉毒蛙屬的金色箭毒蛙。
大部份箭毒蛙都有耀眼的皮膚顏色,是對掠食者的一種警號。牠們非常細小,約長1-6厘米,不同物種、年齡及性別均有所不同。牠們大部份都生活在潮濕的熱帶環境(雲霧林)。
本科包括以下屬:
雖然缺乏科學研究,但箭毒蛙的壽命估計野生的是3-15年,而飼養的可達20年。飼養的箭毒蛙一般都是沒有毒的。大部份物種在約1.5-2.5歲就會達至性成熟。
箭毒蛙可一年繁殖3、4次,一次能產下6至10顆卵,由於箭毒蛙親代照護的行為,會將卵背在背上移動至靠近水源的棲地安置,因此大大提升了孵化的概率。
要確定箭毒蛙的性別,可以透過其行為來觀察。成熟的雄蛙在吃飽或大雨後會為交配而叫喊。幼蛙的性別可以從背部來觀察。雄性的背部一般都是向下斜而不起折,雌性的背部較圓但有較大的折。另外可以從牠們的腳趾來確定性別。一些雌性箭毒蛙屬的腳趾較窄,而雄性的較闊。一些物種的成熟雄性在頸上會有一灰帶,這正是發出交配叫喊的部位。
所有箭毒蛙都是源自熱帶的。大部份飼養的物種在濕度80-100%、日間溫度22-27℃及晚間溫度不低於16-18℃會發展得很繁盛。當中一些物種能抵受較低的溫度。
一些箭毒蛙物種有大量的亞種形態。不同形態有不同顏色及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例如花箭毒蛙就最少有12個形態。過往曾將不同的形態看作為不同的物種,但現時仍未有清晰箭毒蛙的分類。例如天藍叢蛙可能是花箭毒蛙的一個形態,而非一個獨立的物種。
箭毒蛙各種的保育狀況不一,像LC無危的草莓箭毒蛙,EN瀕危的金色箭毒蛙和三色箭毒蛙9,CR極危的紅帶箭毒蛙。(根據IUCN紅色名錄)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