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 (樂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管子是古代龜茲的樂器。隋開皇初年已在宮廷樂隊中使用,至今流行在華北、東北、山東、山西一帶,為吹打樂隊中的主奏樂器之一。管子由蘆葦制的雙簧哨子和硬木(或竹)制的稈子兩部分組成,共有八個按音孔(或有九個按音孔)。管子的名稱很多,如篳篥、風管、頭管等。管子的種類也很多,其中以筒音為d1和e1的較為常見。平吹加上超吹可使音域達到兩個半八度。管分大、中、小三種,以及雙管和加鍵管。大的管約33厘米長,中的24.5厘米長,小的18厘米長。大管比小管低四度,音色高亢,在北方管樂中常常用於領奏。



延伸閱讀
[編]
![]() | 這是一篇關於樂器或樂器製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