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調第一號交響曲作品39,是由芬蘭作曲家西貝流士於1898年至1900年所完成的由四個樂章所組成的交響曲。與其同時期創作的《芬蘭頌》相似,該作品以傾聽芬蘭大眾的訴求和表達政治抗爭作為主旋律。[1]該作品顯着地受到貝多芬布拉姆斯布魯克納的影響,同時也可以看出來自俄國的作曲家鮑羅定柴可夫斯基的影子。[2]全曲表現出了十分濃郁的民族情緒和芬蘭民族主義,終曲悲傷的曲調黯淡而輝煌,[3]體現了西貝流士本人的風格,[4]以反抗沙皇尼古拉二世在1899年頒佈限制芬蘭自治的二月宣言[5]

Thumb
西貝流士於1894年的畫像

第一號交響曲於1899年在赫爾辛基由西貝流士親自指揮赫爾辛基管弦樂團協會首演。他在後來的一年內進行了改動,最終版本於1900年由芬蘭指揮家羅伯特·卡亞努斯指揮演出。

歷史

雖然該作品被稱做「第一號交響曲」,但西貝流士此前已經完成諸如《庫勒沃》和《藍敏凱寧組曲》這樣的大型交響作品。西貝流士於1898年春天在柏林開始籌劃他的第一部交響曲,並擬出了此曲的第一份大綱。根據他原先的第一份大綱,第一樂章描寫了吹過海面的寒風,第二樂章的靈感則來自於德國詩人海因里希·海涅的詩歌《松樹和棕櫚樹》(The Pine and the Palm),[6]第三樂章取自莎士比亞的《冬天的故事》,第四樂章則是取自芬蘭作家尤哈尼·阿霍的一部小說作品。然而該作品最終並沒有按照作曲家第一份提綱所整理的內容而創作。[7]

在西貝流士創作該作品時,一定程度上受到柴可夫斯基《第6號交響曲》以及白遼士幻想交響曲》的影響,他在1898年3月2日前往柏林時旅行時曾記錄下他對於白遼士作品的讚嘆。西貝流士的這一部交響曲在柏林旅行後的兩個月後開始成形,他本人甚至在第四樂章結尾附上了「准幻想曲」(quasi una fantasia)以證明《幻想交響曲》與這部作品之間的聯繫。[8]除此之外,該作品還借鑑了布魯克納對於諧謔曲的節奏處理。[9]

隨着尼古拉二世於1899年2月15日頒佈意圖收緊芬蘭大公國自治權的二月宣言,進一步推動了民族主義在芬蘭地區的傳播。[10]作為對俄羅斯帝國不滿的回應,西貝流士對其的第一部交響曲進行了最後的潤色,並同時期創作了其他的幾部作品以示抗議。西貝流士在1899年4月26日於赫爾辛基首演了他的第一號交響曲,該作品最初被稱為《e小調交響曲》或《四樂章交響曲》。[7]在音樂會上他還首演了為男聲、童聲合唱團和管弦樂團,以表達反抗沙俄統治所作的《雅典人之歌》(The Song of the Athenians)。[11]

該作品首演的樂譜沒有被保存下來,西貝流士本人對該作品的首演版本也不滿意並決定修改。在修訂版本中,已知的是西貝流士在該曲的第二和第三樂章中做出了刪減,並刪去了一部分的小鼓響板[12]他在1900年的春天和夏天做出了修改以供他的朋友羅伯特·卡亞努斯對該作品在歐洲進行巡演。與此同時,西貝流士於1900年二月經歷了喪女的痛苦,他的三女兒克雷絲汀(Kirsti)在一歲時因斑疹傷寒而夭折。[13]西貝流士第一號交響曲的最終版本在同年夏天完成,並於1900年7月1日由卡亞努斯指揮赫爾辛基管弦樂團協會演出。卡亞努斯將此曲在斯德哥爾摩哥本哈根漢堡柏林以及巴黎等歐洲城市進行巡演。此時巴黎正舉行1900年世界博覽會,使得西貝流士聲名遠播。該作品使用的是較為傳統的四樂章交響曲的格式,有別於類似理察·史特勞斯那樣的注重描述性的詩篇,以及音樂對於故事的支撐,西貝流士則更加注重音樂性在交響樂中的作用。[14]

配器

結構

由四個樂章組成的西貝流士第一號交響曲演奏時長大約為39分鐘。[15]

第一樂章

首樂章為不太過分地行板;精力充沛地快板(Andante ma non troppo - Allegro energico)。遵循傳統的奏鳴曲式,將場景的設定與旋律巧妙地融合成在一個樂章中,為接下來的三個樂章奠定重要基礎。該作品的以一個極其悲涼且配合着定音鼓的單簧管獨奏開場,其來源很可能來自於芬蘭卡累利阿地區的民歌。伴隨着定音鼓對於持續音的應用,單簧管獨奏的主題成為接下來樂章中整個樂團主題呈現的核心,以表現一股總是處於爆發的邊緣的強烈能量。[16]隨後樂團以快板的速度,開始演奏轉變於G大調和e小調之間的導奏;小提琴部演奏出從GB的大三度,然後再引入到主旋律中。這樣的引入方法與鮑羅定的《第1號交響曲》的導奏部分有異曲同工之妙。[17]這一樂章的發展部是多變的,展示了巧妙的配器設置,並由一個主題的反覆結束而結束。再現部省略了一些過渡性材料,將宏大的主部主題引至和諧的副部主題。結束部由木管樂器和弦樂部漸快的演奏逐步將原先和諧的氣氛變得緊張,最後由力度為很強的銅管樂器部將第一樂章再次的推向了一個非常短湊的高潮,而後只漸漸留下大提琴、單簧管和定音鼓的演奏,以表現出氣氛強弱的巨大落差,第一樂章以兩個撥奏的和弦結束。

第二樂章

第二樂章為行板;慢但不過分(ma non troppo lento)。該樂章開始於伴隨着降e持續音中的一個平和的旋律,並由單簧管和法國號奏出的背景配合弦樂,調侃一般似地徘徊在降E大調和c小調之間,以營造出神秘幽靜的氛圍。該樂章被認為是融合多樣變奏的迴旋曲式,其主要作用為承接首樂章的各個主題,巴松的主題來自於首樂章的導奏部分,由法國號所奏的過渡部分派生於首樂章的副部主題,而長笛則重現了在第一樂章的「鳥鳴」主題。[18]

第三樂章

第三樂章為諧謔曲式;快板。該樂章是對開場主題的複述。西貝流士本人曾兩次強調該樂章的速度不應拖沓。[19]該樂章以小提琴的撥奏開始,定音鼓則如火炮般地敲奏出主部主題,隨後木管樂器部再進入。樂章中間法國號和長笛巧妙地交織在一起,浪漫地展示對於森林景色的表述。跟隨相對輕快的三重奏之後,是主部主題的回歸以及樂章的結束。[20]

第四樂章

第四樂章為終曲;准幻想曲(quasi una fantasia)。終曲通過弦樂部分展示力度的強弱對比、定音鼓的擊奏和宏大的銅管部演奏吸引聽眾的注意。[21]該樂章通過起始弦樂部的演奏擴大並強化了開頭主題,將原先第一樂章孤寂的單簧管獨奏的主題通過不斷增加織體的厚重感,逐步將這一主題擴大至整個樂團進行演奏。[22]在樂章進入了一個長休止後,其導奏部分伴隨着弦樂部的演奏在此重現,樂章隨即進入了一個極急速地快板的e小調,這與隨後所引入以描繪出安詳的畫面的行版在速度上形成了強烈對比。[23]兩個主題的交融和對抗是西貝流士最令人難忘的旋律佈置之一。[24]原先充分爆發的激情似乎已經作為對第一樂章的回應而全然展露,銅管部在之後弦樂部佈置的的織體中逐漸升起,同首樂章一樣,該曲以兩個撥奏的和弦作為結束。[25]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