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機械工業部簡稱一機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的原組成部門之一,主管民用機械工業、電信、船舶工業。1952年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17次會議決定設立,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機械工業部於1952年8月30日成立;1954年改為國務院組成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機械工業部。 快速預覽 機構概況, 上級機構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機械工業部機構概況上級機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機構類型國務院組成部門行政級別正部級聯絡方式原辦公地實際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46號 機構沿革1952-1954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機械工業部1954-1982第一機械工業部1982-1987機械工業部1987-1988國家機械工業委員會1988-1993機械電子工業部1993-1998機械工業部接替者機械工業部影像資料位於三里河路46號的原一機部大樓,現為國家能源局辦公區關閉 多名黨和國家領導人出自該部或者曾經在下屬單位工作,如江澤民,賈慶林,尉健行,王兆國,羅幹,習仲勛,李嵐清。 歷史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關於調整國務院所屬組織機構的決定》,決定第一機械工業部、第二機械工業部和電機製造工業部合併組成新的第一機械工業部[1][2]。 1960年9月15日,將軍事工業部分從第一機械工業部劃出,由新成立的第三機械工業部管理。 1967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對第一機械工業部實行軍管,成立一機部軍管會對各項工作實行統一領導。 1970年7月1日,第一機械工業部與第八機械工業部合併為第一機械工業部,設立革命委員會與黨的核心領導小組。 1975年1月第四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後,改設部長。 1982年5月,第一機械工業部與農業機械部、國家儀器儀表工業總局、國家機械設備成套總局合併為機械工業部(簡稱機械部)。 內設機構 (不完整列表) 第一機器工業管理局 第二機器工業管理局 第三機器工業管理局(重型礦山機械局) 第四機器工業管理局:負責動力機器(汽輪機、鍋爐、內燃機等),轄上海柴油機廠、新中動力機廠、無錫柴油機廠、天津動力機廠、濟南柴油機廠、濰坊柴油機廠、南昌柴油機廠、武漢動力機廠、上海通用機器廠、重慶水輪機廠。上海動力機器製造學校 第六機器工業管理局(包括汽車、拖拉機、軸承):局長張逢時/饒斌(1960年1月5日副部長兼),副局長江澤民(1952年由駐蘇大使館經濟參贊調任)、彭淦(1954年由中央人事部三局局長調任)、劉守華(由一汽調任);汽車局原址現為首都博物館。 通用機械局 重型機械局 電工局 農業機械局 儀器儀表局 設備成套局 機床工具局 機車車輛製造工業管理局(1953年由鐵道部劃入) 船舶工業管理局(1952年從重工業部劃入,1958年改為九局) 直屬企業 太原重型機器廠 瀋陽重型機器廠 北京重型機器廠 第一重型機器廠 第二重型機器廠 大連起重機廠 洛陽礦山機器廠(併入中信重工) 上海重型機器廠 洛陽拖拉機廠 第一汽車製造廠 第二汽車製造廠 現在原一機部企業或者獨立上市如太原重型機器廠,或被兼併如北京重型機器廠。餘下多數併入國機集團,包括第二重型機器廠。 直屬高校 燕山大學 太原科技大學 瀋陽工業學院 歷任部長 黃敬(1952年8月—1958年2月) 趙爾陸(1958年2月—1960年9月) 段君毅(1960年9月—1970年6月) 李水清(1970年7月—1975年1月,革委會主任、黨的核心領導小組負責人)(1975年1月-1975年9月,部長) 周子健(1977年2月—1981年2月) 饒斌(1981年3月—1982年4月) 參考 [1]梁玥主編;衛亞榮,許松副主編. 行政组织法典汇编 1949-1965. 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2016.06: 262. ISBN 7-209-09818-2 請檢查|isbn=值 (幫助). 請檢查|date=中的日期值 (幫助) [2]關保英主編. 行政组织法史料汇编与点评 1950-1960. 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12.07: 177–178. ISBN 978-7-5620-4384-3. 請檢查|date=中的日期值 (幫助) 先前機關:中央政府第一機械工業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下屬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機械工業部1954年11月-1982年4月 後繼機關:併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機械工業部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