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文德(1497年—1559年),字舜敷,初號益齋、後號質庵、復號松溪,學稱松溪先生浙江永康縣(今浙江省永康市)人,明朝政治人物榜眼翰林院學士南京國子監祭酒

Quick Facts 程文德, 籍貫 ...
程文德
Thumb
永康《程氏宗譜》之程文德常服像
大明翰林院學士詹事府詹事
籍貫浙江承宣布政使司金華府永康縣
族裔漢族
字號字舜敷,號益齋、質庵、松溪
諡號文恭
出生弘治十年(1505年)
逝世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
墓葬坦塘龍蟠山十峰公墓側[1](一說清渭街龍山[2]
親屬程銈(父)
程光裕(孫)
出身
  • 嘉靖八年己丑科進士及第
著作
《松溪集》、《程文恭遺稿》
Close

生平

父親程銈弘治十二年進士,曾因忤逆劉瑾,多年不升;劉瑾被誅殺後,官至四川按察使司副使。程文德早年接受家庭影響,首先受業於胡璉林文俊。十四歲,再拜朱芳李滄為師。十五歲,進入縣學為秀才。十八歲時,前往蘭溪,拜章懋為師;後赴餘姚,求學於王守仁[3],為姚江學派門人[4]正德十四年,程文德舉浙江鄉試第八名。嘉靖八年(1529年),會試第四名,殿試第二名進士及第(榜眼),授翰林院編修嘉靖帝特例加封其父程銈為中憲大夫。

嘉靖十一年,進士楊名彈劾吏部尚書汪鋐、武定侯郭勛太常陳道瀛金贇仁等,嚴厲指責嘉靖帝任用不當,嘉靖帝震怒,當即逮捕楊名入獄,楊名被拷打將近昏死,但只供說奏章草案曾讓程文德過目。程文德因此受牽連,一併下詔獄[5]。在被嘉靖帝命人拷問後,程自稱是幕後主使者,後被貶為信宜縣典史[6]。他在途徑梧州時,被兩廣總督陶諧留下,聘任為嶺表書院主講。次年,奔赴信宜縣,被邀至高明書院主講。

嘉靖十四年,汪鋐被罷免致仕,程文德升任江西安福縣知縣,任內建造復古書院,並治理民政有方[7]。不久父喪離職,丁憂除服後,起用為南京兵部員外郎嘉靖二十年,轉為南京兵部郎中。後升爲廣東提學副使,未赴任,改南京國子監祭酒,再升至禮部右侍郎俺答汗入犯京師,程文德鎮守宣武門,當時京師外難民紛紛奔來入城,京師九門中,唯獨宣武門放行,數萬人因此得以生還[8];不久,轉任吏部左侍郎嘉靖三十二年,出任會試主考官,後兼任翰林院學士,掌詹事府[9],教授庶吉士[10][11]

嘉靖三十三年,北直隸南直隸河南山東四省饑荒,程文德上書請賑災,得到批准。同年,供事於西苑的程文德,感歎宮中每年設醮祈禱,耗費大量經費,撰寫《元宵詞》中言語諷刺,嘉靖帝因此懷恨在心。當時禮部尚書一職空缺,當時朝廷推舉程文德擔任;嚴嵩父子控制朝廷,嚴世蕃向程文德索賄,遭到拒絕[12]。次年,南京吏部尚書一職空缺,朝廷舉薦程文德[2];此時,嚴嵩上疏稱其寫青詞有欺君之心,程文德因而再次得罪明世宗,而被貶南京工部右侍郎;隨後他進諫勸嘉靖帝享平靜和平之福,明世宗認為他是誹謗嘲弄,而將程文德貶為民[13]。程文德回籍後,專注於著書。死後,監察御史王好問請體恤;萬曆初年,加贈程文德禮部尚書文恭[14]。程文德墓現為永康市文物保護單位

著作

程文德著有《松溪集》、《程文恭遺稿》等,收錄於《四庫全書》中。《松溪集》中包括十卷,分別講述對策、古體詩、今體詩、奏疏奏表、書、序、記錄、祭文、傳志銘以及雜論。其中以奏疏為長,並頗為切合明朝時政,一些內容是《明史》、《明會典》、《續通考》中沒有記載的[15]。在其書中,他提出知識必須以躬身實踐為歸結,從中看到他的理論與王龍溪等人涉及禪學的思路有些許不同[16]

《程文恭遺稿》則包括三十二卷,其中前二十二卷均為文章;二十一卷後是詩歌,與《松溪集》相比,頗為言簡意賅,但所寫體格則獨為一體[17]

其他

楊名詔獄期間,明世宗急於尋找其幕後主使。當時牽連到同榜榜眼程文德,程文德遂自稱是主使,並因此得罪、貶為信宜縣典史。事後程文德在給楊名的一首詩中答道:

程文德兩子均早亡,去世時只有孫子程光裕陪伴,因家貧無法下葬。五年後,總督胡宗憲過問下方才入土,並稱讚程文德: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