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第一核電站座落於日本福島縣雙葉郡大熊町及雙葉町,為東京電力公司的第一座核能發電站,簡稱「1F」。共設有六個機組,總發電量為4.7吉瓦(GW),曾是全世界25個發電量最大的發電場之一。首座機組於1971年開始運轉,計劃中的第七號機組預計於2013年運轉,第八號機組預計於2014年運轉。此發電廠在福島第二核電站的北方約10公里處。
該座核電站在2011年311大地震時受損,日本政府於3月11日宣佈進入「核能緊急事態」[2],並且疏散住在福島縣附近約170,000名居民。根據日本原子力安全委員會發言人良平汐見,政府官員們顧慮可能會發生爐心熔毀[3][4]。在事故發生之後,該電廠的第1至4號機組於2012年4月20日廢止;第5與6號機組雖未受損,但也於2014年1月31日廢止;預計增加機組計劃也終止進行,等於全電廠終止發電運作,進行廢爐作業[何時?]。
沿革
- 1960年(昭和35年)11月29日:福島縣對東京電力,表明以提供雙葉郡建地為核能發電站建廠的邀請。
- 1961年(昭和36年)9月19日:大熊町議會議決通過促使核能發電站建廠之議案。
- 10月22日:雙葉町議會議決通過促使核能發電站建廠之議案。
- 1964年(昭和39年)12月1日:東京電力設置大熊町福島調査所(65年成立「福島核能建設準備事務所」、67年成立「福島核能建設所」)。
- 1966年(昭和41年)1月5日:申請公有水面填埋執照許可。
- 7月1日:提出1號機反應堆設置許可申請。
- 12月1日:取得1號機反應堆設置許可。
- 12月23日:與周邊10漁協締結「漁業權損失補償協定」。
- 1967年(昭和42年)9月18日:提出2號機反應堆設置許可申請。
- 9月29日:1號機開工。
- 1968年(昭和43年)3月29日:國家許可2號機反應堆設置。
- 1969年(昭和44年)4月4日:福島縣與東京電力之間締結「核電站安全確保相關協定」。
- 1970年(昭和45年)1月23日:國家許可3號機反應堆設置。
- 7月4日:1號機核燃料初始裝填。
- 11月17日:1號機開始試運轉。(翌年5月11日實施記念式典禮)
- 1971年(昭和46年)2月22日:提出5號機反應堆設置許可申請。
- 3月26日:1號機開始營業運轉。
- 8月5日:提出4號機反應堆設置許可申請。
- 9月23日:國家許可5號機反應堆設置。
- 12月21日:提出6號機反應堆設置許可申請。
- 1972年(昭和47年)1月13日:國家許可4號機反應堆設置。
- 12月12日:國家許可6號機反應堆設置。
- 1974年(昭和49年)7月18日:2號機開始營業運轉。
- 1976年(昭和51年)3月22日:「核電站周邊地域安全確保相關協定」改定為「加上在地4町三者協定」。
- 3月27日:3號機開始營業運轉。
- 1978年(昭和53年)4月18日:5號機開始營業運轉。
- 10月12日:4號機開始營業運轉。
- 1979年(昭和54年)10月24日:6號機開始營業運轉。
- 2000年(平成12年)1月7日:向縣知事報告3號機實施預定MOX燃料裝載任務延期。
- 2001年(平成13年)2月26日:福島縣知事佐藤榮佐久對於3號機MOX燃料計劃、當面表明許可進行。
- 2002年(平成14年)8月29日:原子力安全保安院檢查東京電力核能發電站・公佈補修作業處理不適當。
- 10月25日:經濟產業省提出東京電力1號機反應堆圍阻體洩漏率試驗報告書造假。進一步、1號機接受為期1年停止運轉處分。
- 2003年(平成15年)4月15日:因有定期檢查時段重疊之因素,所以停止東京電力所有的運轉中之核電站反應堆運轉。
- 7月10日:福島縣知事佐藤榮佐久允許6號機再開始運轉。
- 2005年(平成17年)7月30日:1號機再開始運轉。
- 2006年(平成18年)12月5日:發生1號機復水器海水出入口溫度測定資料報告書被篡改。
- 2007年(平成19年)7月24日:由於2007年新潟縣中越沖地震柏崎刈羽核電站遭到一些事故,日本共産黨福島縣委員會、同縣議會議員團、為確保核電站安全性以福島縣連絡會之名義連名要求東京電力提出「福島核電站10基耐震安全性總檢查報告書」。[5]
- 2010年(平成22年)2月16日:福島縣知事2月開例行性縣議會,東京電力向福島縣議會申請「福島第1核電站3號機MOX燃料實施計劃」,議會表明有條件的接受其計劃。同知事在去年縣議會對這計劃也檢討再開「能源政策檢討會」,因推行核燃料再利用為國家方針。亦談及玄海核電站使用MOX燃料開始發電等之議題,也談及接受其計劃。[6]
- 9月18日:3號機以MOX燃料發電、開始試運轉。
- 10月26日:3號機MOX燃料發電、開始營業運轉。[7]
- 2011年(平成23年)3月11日 : 因2011年日本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的影響造成1F所有的渦輪機及反應堆自動停止,之後亦發生緊急用的柴油發電機故障停止運轉。[8]隨之發生冷卻水循環系統異常。為釋放圍阻體壓力也將蒸汽排放到大氣中,之後發生氫氣爆炸、接着建築物崩落等事故。(詳情參照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
- 2013年(平成25年)11月18日:東電開始將4號機的燃料棒取出,最先取出的是尚未使用的202支,然後再取出已使用的1331支。這些燃料棒將被搬移儲存在100公尺以外的共同強化池,大概需要費時一年才能完成這些工作。[10]
- 2023年7月起,東京電力允許民眾參觀福島第一核電站。[11]
核電站機組設備
1號機、2號機和6號機反應堆都是由通用電氣供應,3號機和5號機反應堆改由東芝供應,4號機的反應堆又換為日立製作所供應。通用電氣的機組的建築設計是由電氣聯結分享公司主導,其它機組的建築設計則是由供應商自行負責。鹿島建設承包完成所有相關建造工程[12]。從2010年9月開始,3號機核燃料開始部分使用混合氧化物核燃料(總計32盒MOX燃料組件)[13][14]。
1號機的沸水反應堆是於1967年7月建造完工。於1971年3月26日開始正式進行工業發電。原本計劃於2011年3月26日終止運轉。但是,在2011年311大地震事件中,遭受嚴重損壞[15]。1號機設計能夠抵擋尖峰地表加速度為0.18 g(1.74 m/s2)的地震,其響應譜建立於像1952年克恩縣地震一類的地震。在尖峰地表加速度為0.125 g(1.22 m/s2)長達30秒時間的1978年宮城地震之後,所有機組又重新經過嚴格檢驗,但並沒發現反應堆的關鍵零組件遭受任何損壞[16] 。
機組 | 反應堆類型 | 開始運轉日期 | 停止運轉日期 | 總裝機容量 | 反應堆廠商[12] | 建築設計 | 土木施工 | 建設成本 (日圓) |
燃料、裝載量 | 所在地 |
---|---|---|---|---|---|---|---|---|---|---|
1號機 | 沸水反應堆 BWR-3 | 1971年3月26日 | 2011年3月11日事故停止 2012年4月20日廢止 |
46.0萬千瓦 | 通用電氣 | Ebasco | 鹿島建設 | 約390億 | 大熊町 | |
2號機 | 沸水反應堆 BWR-4 | 1974年7月18日 | 2011年3月11日事故停止 2012年4月20日廢止 |
78.4萬千瓦 | 通用電氣 | Ebasco | 鹿島建設 | 約560億 | 大熊町 | |
3號機 | 沸水反應堆 BWR-4 | 1976年3月27日 | 2011年3月11日事故停止 2012年4月20日廢止 |
78.4萬千瓦 | 東芝 | 東芝 | 鹿島建設 | 約620億 | MOX燃料[13] | 大熊町 |
4號機 | 沸水反應堆 BWR-4 | 1978年10月12日 | 2011年3月11日事故停止 2012年4月20日廢止 |
78.4萬千瓦 | 日立 | 日立 | 鹿島建設 | 約800億 | 大熊町 | |
5號機 | 沸水反應堆 BWR-4 | 1978年4月18日 | 2014年1月31日廢止 | 78.4萬千瓦 | 東芝 | 東芝 | 鹿島建設 | 約900億 | 雙葉町 | |
6號機 | 沸水反應堆 BWR-5 | 1979年10月24日 | 2014年1月31日廢止 | 110萬千瓦 | 通用電氣 | Ebasco | 鹿島建設 | 約1750億 | 雙葉町 | |
7號機 (計劃) | 改良型沸水反應堆 ABWR | 計劃中止 | 138萬千瓦 | |||||||
8號機 (計劃) | 改良型沸水反應堆 ABWR | 計劃中止 | 138萬千瓦 |
歷史事件
- 1976年4月2日,區域內發生火災,但沒有對外公開。然而內部有人向田原總一郎告發,才讓外界得知。被舉報後一個月,東京電力公司承認了這一事故。
- 1978年11月2日三號機發生日本首次的臨界事故,不過該事故直到2007年3月22日才被披露[17]。
- 1990年9月9日,3號機發生國際核事件分級表中的第二級事件。因主蒸汽隔離閥停止針損壞,反應堆壓力上升,引發「中子束過量」訊號,導致自動停止。
- 1998年2月22日,4號機於定期檢査中,137根控制棒中的34根在50分鐘間、全部被拔出25分之1(缺口約15cm)。
- 2011年3月11日,因受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影響,核電站當天起停止運作,並多次發生爆炸,並定義為4級核災變(1號機:3月12日、3號機:14日,2號機及4號機亦於15日傳出爆炸聲,其中4號機更於15日和16日兩次發生火災),此次事故稱為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
- 2011年3月14日法國原子能安全委員會(ASN)根據1至7的國際分級制,日本發生的核能事故可認定為第5級或第6級,與美國1979年的三哩島事件相當。
- 2011年3月16日根據日本朝日新聞社報導,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已經將此次日本福島核災定義為6級核災變,僅次於被列為7級的俄國切爾諾貝爾事件,不過若狀況繼續惡化,IAEA不排除將福島核災級數往上調,6座反應堆的狀態岌岌可危。東京電力表示、搶救3號反應堆為最高優先,次為4號反應堆。4號機15日上午爆炸,外牆裂出2個8m²破洞,造成置放廢燃料棒的儲水池曝露於大氣中。1號反應堆12日爆炸,堆心有熔毀情況,估計燃料棒70%受損。2號反應堆15日爆炸,堆心亦有熔毀情況,燃料棒30%受損。不過,東京電力表示,2號反應堆溫度已趨穩定,堆內壓力也已下降。5號及6號反應堆15日出現溫度微升,正灌水進入這2座反應堆中,以冷卻降溫。[18]
- 2011年3月19日根據日本時事通信社報導,5號機,19日上午恢復冷卻功能,且5、6號機的廢燃料池水,亦開始循環。東京電力表示,1、2號機的供電功能還在努力恢復。原子力安全保安院表示,1、2、5、6號機,19日可望連結外部電源。3、4號機,在20日也可望恢復外部供電。[19]
- 2011年3月31日東京電力宣佈1至4號機組報廢。
- 2022年2月,日本當局發現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機組容器基座側面有黑色塊狀物體,隨後調查一度中止。11月26日,為取出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機組內已熔化的核燃料,東京電力公司決定於12月上旬重啟對1號機組核反應堆容器內部的調查[20]
機組 | 反應堆類型 | 溫度升降 | 反應堆廠房 | 爐心 | 燃料棒 | 搶救順序 | 搶救成效 | 備註 |
---|---|---|---|---|---|---|---|---|
1號機 | 沸水型BWR-3 | 已降 | 3月12日爆炸 | 有熔毀情況 | 受損70% | (④) | 3月19日 恢復供電 |
穩定 |
2號機 | 沸水型BWR-4 | 溫度已趨穩定 | 3月15日爆炸 | 有熔毀情況 | 受損30% | (⑤) | 3月19日 恢復供電 |
穩定/堆內壓力下降 |
3號機 | 沸水型BWR-4 | 上升中 | 14日上午爆炸 | 有熔毀情況 | (①) | 3月20日 恢復供電 |
屋頂受損 | |
4號機 | 沸水型BWR-4 | 上升中 | 15日上午火災 16日上午火災 |
有熔毀情況 | (②) | 3月20日 恢復供電 |
外牆裂出2個8m²破洞,廢 燃料棒儲水池曝露於大氣中 | |
5號機 | 沸水型BWR-4 | 15日 溫度微升 |
否 | 否 | 無受損 | (③) | 18日晚10點 恢復供電 |
緊急用柴油發電機, 已恢復作業 |
6號機 | 沸水型BWR-5 | 15日 溫度微升 |
否 | 否 | 無受損 | (③) | 18日晚10點 恢復供電 |
緊急用柴油發電機, 已恢復作業 |
參見
- 2011年日本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
- 控制棒拔出事件
- 東北綜警常駐
- 混合氧化物核燃料
- 法國原子能安全委員會(ASN)
- 美國核能管理委員會(NRC)
- 美國原子能委員會(AEC)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