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24年12月14日) |
歷史
唐玄宗天寶十三年(754年)隴右節度使哥舒翰在臨洮西的磨環川(今甘肅臨潭西南)成立一支新部隊神策軍,以防禦吐蕃,這是作為禁軍的神策軍的雛形。
安史之亂時,該部隊的軍使成如璆派衛伯玉率一千人入援中原地區。乾元二年九節度在相州兵敗後,這支部隊退駐陝州,作為防備安史的二線部隊。此時臨洮故地已被吐蕃佔領,朝廷以衛伯玉一軍號稱神策軍,以衛伯玉為神策軍節度使,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使(監軍)。隨着衛伯玉和繼任神策軍節度使的郭英乂的先後調離,神策軍由宦官魚朝恩控制。
763年吐蕃攻入長安,原來的禁軍潰散,唐代宗逃往陝州。魚朝恩以神策軍及河西、隴右軍和安西、北庭軍迎駕,統稱這些部隊為神策軍。唐代宗後來由神策軍護駕回京,此時神策軍已經壯大到幾萬人的規模。此後神策軍便成為禁軍之一,實力逐漸壯大。
神策軍成為禁軍後,於唐代宗大曆初年曾擴編,收編了平盧軍邢君牙部、陽惠元部,安史降將尚可孤部,朔方軍郝廷玉部、侯仲壯部。此後神策軍幾次出征河朔叛鎮,在建中四年「涇師之變」中消滅朱泚收復京城。因為宦官和神策軍在數次動盪中均緊隨皇帝,獲得唐德宗的信任。貞元十二年六月,德宗決定把神策軍交由宦官執掌,同時做大規模擴編。因為神策軍的待遇較好,其他禁軍紛紛希望加入,至唐德宗時,人數擴大至十五至十八萬人,成為長安甚至整個關中地區最主要的武力。
德宗在朱泚之亂後,將神策軍交與宦官掌管,並且成為定制,此後神策軍成為宦官掌權甚至廢立皇帝的主要工具,唐宣宗之立,便是由神策軍中尉馬元贄主導。順宗即位後,朝臣王叔文欲從宦官手上取回神策軍的兵權,但不成功。
在唐代晚期,神策軍因軍紀敗壞而戰鬥力下降。穆宗以後,神策軍因戰事減少,經常「角牴、雜戲」,與皇帝遊樂,或「淘池造樓,營建宮闕」(《舊唐書·穆、敬本紀》)。神策軍也開始在宦官廢立皇帝,北司控制南衙的黨爭中充當工具。
僖宗時,神策軍在黃巢之亂中潰敗,僖宗在蜀地避難時,由宦官田令孜招募新神策軍。直到903年,昭宗時,朱溫進長安殺宦官,才將神策軍解散,原左右神策軍的兵士併入左右羽林、龍武、神武等軍。
編制規模
神策軍駐地曾有長安、奉天、武功、扶風、好畤、麟遊、普潤、興平、天興、戶縣、陝州等地,大體上不超出京畿和關內。主要職責是抵禦吐蕃,討伐藩鎮叛亂。
神策軍最高統帥「護軍中尉、中護軍」各兩名,由宦官擔當。下屬「大將軍各一人,正二品;統軍各二人,正三品;將軍各四人,從三品。掌衛兵及內外八鎮兵。護軍中尉各一人,中護軍各一人,判官各三人,都句判官各二人,勾復官各一人,表奏官各一人,支計官各一人,孔目官各二人,驅使官各二人,自長史以下,員數如龍武軍。」(《新唐書·百官四上》)
神策軍的兵源來自召募和收編。召募主要是針對官家富豪子弟,這些兵員實際上並不參戰。收編是主要的兵力來源,由於給養三倍於其它軍隊,還有額外收入,而且又是天子直屬部隊,其它部隊都很願意加入。
神策軍對駐地擁有治理特權,中央官員不得介入。唐時慣例,京師地區御史每季都要出巡勘斷獄事,後因為軍營駐地過於密集便逐漸不再至。(貞元)十九年,監察御史崔遠「不知近事,遂入右神策」被皇帝罰杖四十,流放崖州。[1]
神策軍碑
神策軍碑,全稱為「皇帝巡幸左神策軍紀聖德碑並序」。由崔鉉撰文,唐代著名書法家柳公權書丹的碑銘。石碑大小不明,記述回鶻汗國滅亡及安輯沒斯來降。碑刻立於唐會昌三年(公元843年),由於神策軍碑立於長安宮廷禁地因此傳拓稀少。原石於晚唐時期由於戰亂導致碑刻散佚。原拓本為上下兩冊,後因下冊散佚故現存僅有上冊拓本。因此也稱為宋拓孤本。
神策軍碑為柳公權晚年書法集大成之作,寫於會昌三年 。此時柳公權已是66歲,故此為柳公權晚年之作。神策軍碑字型舒張,並有師法自歐陽詢楷書(歐體)的筆劃工整與剛勁有力。
參考資料
參考書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