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磚雕是東亞傳統建築的一種裝飾藝術,尤其以民間建築最為花樣繁多。磚雕是在燒就的磚上直接雕刻,其最終圖案即可以是單塊磚,也可以由一定量的磚塊拼合而成。它與木雕、石雕工藝合稱為「建築三雕」[1],在中國南北各地擁有諸多不同風格的流派。於朝鮮半島、越南、台灣、蒙古等地也有當地風格的磚雕。
磚雕源於東周的瓦當、空心磚以及漢朝的畫像磚。畫像磚的紋飾圖案已十分精美,能夠充分發揮淺浮雕的特長,毫不遜色於同時代的畫像石。但由於它們並非雕刻成型,而是利用模具在濕潤的黏土坯體上捺壓成型,所以還不是磚雕。而考古發現過若干題記,是在已經燒結的磚塊上的刻劃而成,可以被視為是磚雕的前身。
磚雕於北宋時形成,早期實物資料多見於墓室,用於裝飾死者的地下居室。其後磚雕應用範圍不斷擴展,直至明清時期達到頂峰,大量應用於民居、寺廟、書院、祠堂、牌坊,古敏芝等...
磚雕由磚雕匠師(俗稱:雕花匠)個人設計並製作完成。通常並無待售成品,而是根據客戶訂購要求即時製作,因此相互間區別很大,與地方文化和當地自然資源條件有密切聯繫。
磚雕通常保留磚的本色,不另行染色。因此雕花匠需要刻出多個層面,利用光照產生的陰影加強藝術效果。明清是磚雕發展的高峰,匠師可以在厚度不及寸的方磚上可以透雕9個層面。而青磚以外的磚材由於材質關係,所雕出的層面不及青磚多。
台中的摘星山莊及磺溪書院等地,有着優秀的磚雕作品。而高雄大社一帶活動的張叫(1892年-1962年)是張德成的父親,除了是皮影戲藝師,也是磚雕、木雕與陶藝匠師,在當地曾有許多他的磚雕作品。[2]
ㄥ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