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排灣邨(英語:Shek Pai Wan Estate)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公共屋邨之一,重建項目編號為HK25RR[2],位於香港南區香港仔石排灣,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屋邨管理。
歷史及簡介
重建前的石排灣邨為一徙置屋邨,位於香港仔石排灣漁光道,於1964年籌劃興建,1965年1月動工興建首幢樓宇[3],於1966年至1968年建成,主要用作安置涌尾的艇戶,以騰出水域作填海之用[4]。全邨擁有7幢第4型徙廈,第1-5座樓高16層,設有升降機;第6及第7座樓高7層,不設升降機。當中第2座於1985年被列入「26座問題公屋」名單當中,於1988年率先清拆並改建為臨時公園,其餘6座的樓宇就根據整體重建計劃於1999年清拆,進行一次過的整體重建。
在1967年10月26日,徙置事務處於第6座舉行了一個慶祝典禮,紀念接受徙置居民達100萬人,並為此邨進行官方揭幕式,儀式由港督戴麟趾主持,而各徙置區街坊代表,以及全港第一位徙置區居民劉宗義亦有份觀禮。當中,第100萬名徙置區居民、時年6歲的馮桂珍,在典禮上代表其一家從港督手上接收單位門匙[5]。
邨內設有一個7人石地足球場,兩個標準籃球場(位於第3座與第4座之間及第5座)以及一個只得半場的籃球場(在第4座,主要供小學使用,但亦公開給予市民使用),而足球場在重建時亦得到保留。當時亦有各一間小學相連於第4座及第5座(類似的第四型大廈還有慈雲山邨其中八座,元朗邨3及4座,以及東頭邨22座等20餘座),在第5座設有露天街市。而第3座是唯一一座沒有地下商舖,但在3樓、9樓及13樓容許指定的家庭開辦士多,而第3座是沒有公廁的,其餘的均設有公廁供商舖使用。
隨着房委會的「整體重建計劃」,石排灣邨於1998年6月30日永久封閉,翌年正式清拆重建,不少選擇原區安置的受影響居民遷入田灣邨。另一方面,隨着新石排灣邨落成,黃竹坑邨亦清拆重建,原黃竹坑邨居民於2007年9月29日前全數遷出,不少選擇原區安置的受影響居民均會遷入新石排灣邨。
新石排灣邨由房屋署總建築師(2)及周余石建築師事務所聯手設計,共有8座出租公屋大廈,分別名為碧朗、碧月、碧銀、碧輝、碧蔚、碧祿、碧山、碧園樓。邨內設有1個舊邨保留下來的7人石地足球場、一個標準籃球場(位於碧蔚樓後與7人石地足球場對落的山坡之間)、兩個只供小學用的標準籃球場、一個平台、2個羽毛球場及多個遊樂場和兩個露天劇場等。石排灣邨為本港唯一設有靈活性大廈(原先作居屋用途,因「孫九招」改作公屋)及港島區唯一設有新和諧一型大廈的公共屋邨。
新邨內加設一個小型商場、一個停車場及多個社區中心。居民如要買菜,可到隔鄰的漁光道街市。又可到漁光道體育館運動。
新邨項目的名稱為石排灣邨重建計劃,於1999年9月完成設計,造價為約32.5億港元[6]。第一期的承建商為瑞安承建有限公司;第二期原先由德信建築承建,但因施工緩慢及拖欠工人薪金,被房署勒令終止合約而導致爛尾;接手的承建商為興勝創建有限公司。
所有新廈於2005年9月至2007年間分期入伙。
屋邨資料
樓宇名稱(座號)[1] | 樓宇類型[7] | 落成年份 | 層數 | 每層伙數 | 每座單位總數(伙) | 建築師 | 承建商 | 提供升降機的廠商 | 期數 |
---|---|---|---|---|---|---|---|---|---|
碧朗樓(第1座) | 新和諧一型 (第二款,特別設計[註 1]) |
2005年 | 40 | 20(1-18樓,20-25樓)
19(19樓,26-40樓) |
785 | 房屋署總建築師(2)、 周余石建築師事務所 |
瑞安承建有限公司 (地基為俊和建築) |
富士達 (載重量為1000公斤) |
1 |
碧月樓(第2座) | 新和諧一型 (第二款) |
39 | 20(1-18樓,20-39樓) 19(19樓) |
799 | |||||
碧銀樓(第3-3A座) | 新和諧一型(第一款,特別設計[註 2]) 連新和諧附翼大廈五型第二款 |
39(主樓) 34(附翼) |
30(1-18樓,20-34樓) 29(19樓) 19(35-39樓) |
1095 | |||||
碧山樓(第4座) | 新和諧一型(第二款) | 2007年 | 40 | 20(1-18樓,20-40樓) 19(19樓) |
799 | 德信建築[註 3] (地基為金門建築) |
富士達 (載重量為900公斤) |
2 | |
碧園樓(第5座) | |||||||||
碧蔚樓(第6座)[註 4] | 靈活性大廈 | 10 | 400 | ||||||
碧綠樓(第7座)[註 4] | |||||||||
碧輝樓(第8座) | 小型單位大廈 | 2005年 | 9 | 24 | 216 | 富士達 | 1 |
全邨樓宇均牽涉26座問題公屋醜聞,其中2座更是26座問題公屋之一,其混凝土強度未達高層單位20.7MPa或低層單位31MPa的標準,相關樓宇均已納入整體重建計劃下重建
設施
屋邨休憩空間分為兩部分,地面設有廣場、羽毛球場、籃球場、洗手間和兒童遊樂場。而平台層設露天劇場、棋藝區、兒童遊樂場和網球場。而屋邨亦設有停車場。
-
石排灣邨商場漁光道入口(2016年4月)
-
石排灣邨門牌
-
石排灣邨平面圖
-
兒童遊樂場
-
籃球場
-
羽毛球場
-
停車場
- 平台層圖片
-
兒童遊樂場
-
平台層露天劇場
-
碧輝樓平台設禮賢會萬隸甫夫人長者鄰舍中心
-
碧輝樓平台健體區
-
棋藝區
石排灣商場設於地庫一層,商用面積約1,300平方米,主要租戶包括百佳超級市場、Circle K、聖安娜餅屋、補習中心、一間牙醫診所和自動櫃員機。餐廳為大家樂快餐店。LG2層設香港青年協會賽馬會Media 21媒體空間。而地面設石排灣邨公共運輸交匯處,有巴士總站、專線小巴站及的士站。租戶包括新生糕美和新生精神康復會石排灣綜合培訓中心。
石排灣商場在2023年未到2024年初更換標誌。
教育及福利設施
- 天主教聖伯多祿幼稚園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1974年創辦)(位於碧輝樓地下3號)
- 天主教聖伯多祿幼稚園
- 香港仔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1958年創辦,現址2005年建成)
- 已拆卸
- 石排灣聖伯多祿學校(與第四座相連,1968年創辦,1998年2月遷出,至2013年結束)
- 英皇書院同學會羅宗淦紀念小學(與第五座相連,1967年創辦,1997年遷出,至2001年結束)
- 社會福利署香港仔綜合家庭服務中心(位於碧朗樓2號地下)
- 香港仔坊會社會服務賽馬會綜合服務處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位於碧銀樓平台1號)
- 禮賢會萬隸甫夫人長者鄰舍中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位於碧輝樓平台4室)
交通
著名居民
藝人演出活動
- 謝安琪
- 李丞責
事件
- 1968年6月4日,居住於鄰近木屋區的少女黎月英(18歲),在第3座跳樓自殺身亡[11]。
- 1975年4月25日,精神病少年張X財(16歲)突然發狂,於第3座地下電梯大堂、球場及第4座815室,先後隨機用螺絲批插傷三人,其中少年袁錦坤(14歲)被插死[12]。
- 1997年2月12日凌晨,第4座4樓某單位發生兇殺案,一名私下減少處方藥物份量達兩個月的精神病患者劉榮華(37歲)因拒絕接受其母親勸告服藥,加上受電視節目內的暴力鏡頭刺激,遂先將其母麥蘭(76歲)重擊至10條肋骨全斷及下顎粉碎,及後當其母致電女兒求救時,兇手更將其斬首,右手尾指亦被砍斷。當鄰居聽到呼救聲破門施救時,兇手將其母頭顱扔下樓,被發現時雙目瞪大,而單位內亦發現沒有頭顱的遺體。兇手在翌年2月被判無限期醫院令,但於入獄七個月後暴斃[13]。兇案現場現已重建為碧綠及碧蔚樓。
- 2005年7月,石排灣邨二期重建工程,連同同一公司承建之上水清河邨一及二期被揭發爛尾,事後房署於翌年2月17日宣佈終止有關合約,並需要將建築工程再行招標才能復工[14]。最後,此邨及清河邨的入伙日期亦因此由2006年,分別延至2007及2008年。由於此邨第二期為黃竹坑邨指定安置屋邨,故此事引起該邨居民不滿[15]。
- 2006年6月17日,碧銀樓30樓男戶主燒炭自殺身亡。
- 2013年3月27日早上,一名婦人於碧銀樓家中跳樓自殺,當場死亡。
參考文獻與註釋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